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理财教育都从生活中来(2012年12月)

(2012-12-20 21:20:25)
标签:

教育

金钱观

理财观

整体素质

教育观念

分类: 发表的文章

现在生活富裕了,而且城市里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手头有不少零花钱,有很多孩子的存款过万。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项调查,292名学生只有10%表明花钱会记账,80%的人不知道钱都花哪里去了。父母一方面给与孩子大量的金钱,一方面忧心忡忡:怎么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

 

父母给孩子零花钱、压岁钱,引导他们怎么去看待金钱,怎么合理使用,这已经不是单一的理财观了,这和这个家庭的价值观,教育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


北京青年报组织的讨论,里面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有兴趣的读者请按这个连接,

http://bjyouth.ynet.com/3.1/1212/20/7695565.html



北京青年报成长读本栏目2012年12月20日


海外传真

  美国的理财教育都从生活中来

                                   ◎陈忻


  父母给孩子零花钱、压岁钱,引导他们怎么去看待金钱,怎么合理使用,这已经不是单一的理财观了,这和这个家庭的价值观,教育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孩子钱其实反映了这个家庭的价值观和教育观。我相信每个父母在给孩子钱的时候都会说一句:不能乱花啊。可是,如果孩子开口要钱,父母就 百依百顺,这样的孩子会认为钱来得很容易,把父母当做一个提款机,反正从那里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钱。一旦得不到,就会极度不满。我就看到过这样的新闻:有 的孩子因为妈妈不给买玩具而暴打妈妈,有的孩子逼着不富裕的父母买名牌电脑和手机。这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金钱观的问题了,而是这个家庭的教育出了问题。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控能力不一样,对钱、商品、价格等概念的认知能力也不同,对钱的需要也不同。比如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的需求就完全不同,父母能不能根据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需要区别对待呢?

   在美国,孩子很小的时候在父母还没给钱之前,学校就开始进行铺垫教育,美国的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小朋友的数学课要学习认识不同的硬币、纸币,钱的不同单 位之间怎么换算,怎么看商品的价格和标签等等。同时,学校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的办法,让孩子知道钱是父母通过劳动挣来的,每个人要付出劳动才能挣到钱;做 义工是为社区做贡献,是不能收钱的。此外,还有怎么合理花钱,怎么把钱存在银行等等。我去年给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做义工,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这些初步的概念。

   孩子们有了这些概念,并且在生活中逐步加深理解。随着孩子的不同需要,到学龄阶段,父母会相应地给一些零花钱。我比较认同的做法是不要无限制地给钱,而 是和孩子讨论,问清孩子有什么需要,预算是多少,并让孩子评估一下这种需要的轻重缓急。在讨论的时候,孩子能够给自己的需要分出层次,学会合理地使用金 钱,并对自己的某些需要和欲望进行克制,学会等待和感激父母。这些其实体现了家庭对孩子的金钱观、理财观进行的引导,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表达能 力、自控能力、感激之心等方面的素质。

  当孩子有了这些教育的铺垫之后,我们就不怕他们乱花钱。根据不同的年龄,可以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支 配权,不必凡事都过问。年龄越大,这个自由度也可以越大。中学生,如果他们有需要,也可以去用劳动挣钱。可以去给别人割草,洗车,看小孩(有些青少年还为 此专门接受过急救培训)。天热的时候,有的孩子在小区支个架子,卖自制饮料,25美分一杯,捧场的人也不少呢。这些额外的自己挣的钱可以自由支配。其实很 多孩子额外挣钱并不一定是自己花,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捐赠。

  其实孩子的金钱观、理财观和孩子的整体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和父母的整体教育也是分不开的。而恰恰是父母在生活中、细节里的言传身教,比在学校上几堂财商课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