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学琴路 (上、下)

标签:
育儿鼓励情绪引导钢琴兴趣 |
分类: 心理/教育/杂谈 |
漫漫学琴路 (上、下)
By 陈忻
大宝不到4岁生日就开始学琴,中间因为回国,重新找老师中断了几个月,到这个月,在新老师这里刚好2年了。我本来是想让他6岁开始学琴,可是实在因为他对音乐的兴趣简直可以用passion来形容,可以说是他推动着我给他找老师。现在小宝5岁,也有些跃跃欲试,可是因为两个人的情况不同,小宝到底要不要现在开始,我还在犹豫呢~~~
有同样学琴孩子的妈妈请我分享一下。我从一开始就陆续写过大宝学琴的阶段性的表现。今天把各个阶段的日记拿出来整理一下。为了保持完整,我把这一篇都放在一起。
友情提醒,超级唐僧!慎入!!
不过有心的父母要是耐心看下去,应该还是有收获。如果实在觉得太长,可以省略“上”,看“下”好了。
漫漫学琴路(上)
大宝学琴(之一)passion
大宝从小就喜欢音乐,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哪个孩子不喜欢音乐呢?我们给他买了些光盘,给他下载了一些儿歌,国内的好友还带过来一些音乐的光盘。反正就是给他听,也没干什么特别的。10,11个月的时候,他会爬,经常爬到cd player那里自己按来按去,搞坏好几张儿歌的光盘,有天手头找不到可以用的儿歌光盘,顺便给他听俞丽娜的梁祝。听到前面欢快的曲子,他就高兴得摇头晃脑;到后面抗争那段,他听得一下子哭了。太有意思了,给我们乐得,不过以后就只给他听前面的几段。
在他1岁到2岁之间,因为儿歌对language acquisition有帮助,可怜我把中文儿歌几乎都忘光了,只好现学了很多英语儿歌,天天跟他做音乐游戏,手指游戏。
至此,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正常。09年8月,一次带他去朋友家玩。他们家有个姐姐在学钢琴,弟弟和大宝差不多大。结果大宝一直在玩钢琴,对他家弟弟的火车汽车什么的反倒不感兴趣。后来要走了,大宝哭着不要走,恨不能住他家。好歹拖回家,问他为啥哭啊?他说喜欢他家的钢琴。孩子他爸当晚就在网上给他买了一个yamaha keyboard。
这个电子琴到了以后立刻成了大宝的新宠,原来最喜欢的玩具小钢琴也不玩了。天天自己趴那儿玩,如果不去叫他,最多能玩2个多小时。我们心里暗喜:让他自己玩,我们的工作量也减轻了啊,毕竟还有个小1岁半的弟弟要照顾嘛,于是就随他自己想玩多久玩多久。有时候也陪他玩一会儿,发现他能找到他喜欢的歌。电子琴里存了很多歌,显示屏上能显示数字和歌名。他如果想听他喜欢听的歌,就直接把数字敲进去。我当时想:不错啊,能记住自己喜欢的歌的序号了。
让我们吃惊的是,偶尔一次,我记得我们在吃饭,电子琴开在那里。大宝一听前奏,就说出歌名和序号。说了好几个,孩子他爸说,谁知道你是瞎说的还是真说对了?就守在电子琴旁,随机考他。没想到的是,他基本上都说对了。当然比rain man是差点儿,没有百发百中,哈哈。这时候我们才认识到,这个孩子确实喜欢音乐,怪不得能在那里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
但是人人都说学钢琴要6,7岁比较好,他才4岁不到,太小啊。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办了,Kindermusik以前去试过,感觉不太适合,太简单了。大宝自己继续搜罗和音乐有关的信息,比如有些动画片上显示的音符,他很感兴趣,经常画音符;他爸n年前从国内带来的英汉分类图解字典,一直放那儿积灰。一次整理房间,叫他看见了,就吭哧吭哧拖到他自己的房间,没事就翻着看,很快就发现有一部分是介绍乐器的。他特喜欢看这部分,很快知道的乐器英语名就比我们多了。对了,他的阅读一直超前,3岁以后能自主阅读。我们也没有特意教他,都是通过从小和他一起读书,读着读着他自己就会了(怎么和小宝宝一起读书,请到我的博客里面找)。
转折点是09年最后一天,幼儿园不放假,孩子他爸放假,于是我们俩乐颠颠儿把孩子们送去上学,自己鬼鬼祟祟去看阿凡达。到那儿太早了,就顺便拐到附近的钢琴店去看了两眼,买了一个keyboard chart。
大宝拿到chart高兴得一蹦三丈高啊,天天睡觉前就研究chart,对音符也有了新的了解,他能叫出full note, half note之类,全是自己看来的。同时我也陆续联系了附近的钢琴老师,都是只收5岁以上。但是他们也推荐了一些启蒙教材,我们买了一套,叫music for little Mozart。收到以后,大宝天天和这一套书吃睡在一起!其中有一套教基本音符、节拍的flash cards。他翻了两天就记住了。第二天临睡前,吭哧吭哧画了一张非常detailed的五线谱。
我简直拿他没办法了,他都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只好继续给他找老师并查一些钢琴的知识,因为看起来早晚都得买钢琴。
大宝不到4岁,看了两天flash cards,根据自己看来的理解的并画出来的五线谱
大宝学琴(之二)找老师
钢琴店的人说会把我们的信息给钢琴老师,他会电话给我们。等了3个星期都没打给我们,很奇怪。
我自己联系到suzuki学校的头,她给我推荐了两个老师。我就给那两个老师写email联系,把大宝的大致情况说了。
老师G,说可以先带孩子过去评估一下。不过她available的时间是星期三下午5:00,6:00和7:00。而且我们要开车30分钟。我们周六带大宝去评估。还好,老师问什么,他也会答,但是总体显得有点局促,不能安静的坐那儿好好听。老师说这完全正常,才4岁不到嘛。她说可以带大宝过去旁听她给别的4,5岁小朋友上课,这样让大宝对上课有个概念,知道上课是怎么回事,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我非常感激。
老师A,也说带孩子过去看一下。情况差不多。那个老师说大宝很聪明,如果我们要现在开始也可以;如果等到夏天,孩子稍微大一点再开始,也可以。给我们推荐了一套suzuki的教材,让我们给他听CD。我考虑再三,她只有周三晚上7:00那个时间段有空。我觉得我们开车30分钟过去真是很不方便,回来都挺晚了,再说还有个小宝。我就婉言拒绝了。至此,我真的感到,孩子真的要练琴的话,对父母来说,是个big commitment。
我再接着在网上查,突然发现我家附近的那个音乐学校好像多了几个老师。我喜出望外,给其中一个老师S打电话,约了第二天带孩子过去。
真近啊,开车3分钟不到。我把孩子画的那张五线谱带去,把music for little mozart也带去。老师年纪有点大,非常和气。她给我看了最初的一些教材,开始是学习节拍,然后是基础的视唱。我觉得非常符合大宝目前的兴趣。她拿出一些卡片,让大宝打节拍。大宝说:this is half note, 2 counts。老师很惊讶,说:他怎么知道的?我就给她看我们买的那套书,并把大宝画的五线谱给老师看。老师觉得非常amazing。她没有收过这么小的孩子,但她觉得大宝的情况,可以开始。大宝和她也挺投缘,走的时候主动hug了老师。
晚上和孩子他爸汇报,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老师的工作室只有keyboard,不过她说键是weighted key。孩子他爸顿时犹豫了,本来是去学钢琴的,如果不是真钢琴,怕坏了孩子的手感。我纠结的是这个老师真的很近,对我来说诱惑非常大;而且大宝貌似很喜欢他,回家主动说:我喜欢MRS. S。我也上网询问了,感觉大家说的---这么小的孩子,兴趣最重要—很有道理。
周六,去老师G那里旁听group lesson,有5个4,5岁的孩子。我发现他们会弹一点点,但是都刚开始认谱。他们对谱的认识还不如大宝。课后我和老师聊了一会儿,老师说她的教法是,一开始教techniques,然后才教谱。这么说的话,就更让我觉得先选老师S是对的。我觉得我们不能忘了大宝不到4岁的这个现实,这个年龄段确实是兴趣最重要,大宝现在的兴趣是乐理,也就是研究各种notes and their patterns,而且他的手也很小,还在发育,这么小学techniques,我怕伤手,另外也怕孩子frustrated,影响兴趣。先在老师S那里学点基础乐理,以后再换老师学钢琴也是一样。(我们农村啊,不比纽约之类的大城市好老师一把一把,伤不起~)
终于决定了老师,接下来要买钢琴了。
大宝学琴(之三)买钢琴
我在网上search买钢琴的一些信息的时候,有一次看到一句话:buying a piano is the most confusing experience!顿时觉得心有戚戚焉。
先是去了这里最大的yamaha店,当时觉得t118给初学者可以了。接着有个周末收到广告纸,说有家钢琴店要关门,up to 70% off。兴高采烈,充满着捡白菜的希望去了。原来yamaha的saleman david也在这里工作。他说两家的owner其实是一个。这边的钢琴大都是kawai。David推荐了一个电钢琴digital piano。电钢琴的好处显而易见,琴键和真钢琴一样,全木的,手感几乎一样。声音是模拟grand piano的。轻,不需要调琴。还存储了许多demo。有一个比较好的,说原价3000多,给我们打折到2000多。孩子他爸心动了,主要觉得轻和省事。
回家打电话朋友老师问了一圈,还是觉得要买acoustic piano。因为好的电钢琴也不便宜,与其学了几年再换,还不如添点儿,买个真的。
这期间有想到孩子现在还小,万一以后不感兴趣了,那买个琴不是也挺浪费的。孩子他爸觉得可以试一试买个二手琴。我本来觉得买个新的省事,但是孩子他爸把我给说服了。我们和调音师联系了。同时,david给我们来电话了,主动说把kawai k-3降价到5200+运费。
在看旧琴的过程中,可能我们这里比较农村,出来好的琴比较少,而且像yamaha这样的20,30年的琴,还要卖2000-3000。我们一受刺激,觉得这样的话,还不如咬牙买新琴。好嘛,又给饶回来了。
又去了yamaha的店里,又砍砍U1的价,说是6800出门,死活不松口了。去年还有人5000出头买的,钢琴的价涨得真快!我想想真是有点不甘心啊! 当时决定买t118,因为网上很多人推荐这个,觉得对初学者来说是合适的。
我以为就这样决定了,结果事情又转折了。孩子他爸和调琴师一起去yamaha店里买琴。打电话回来说:t118声音和u1差远了,还是觉得不够好。调琴师又试了kawai k-2,说这台感觉和u1差不多。但是k-2矮了点,45.5 inches。真是折腾啊,出了yamaha的店去了kawai的店,最后买了kawai k-3。
就这样,我们算是踏上了学琴的漫漫长路了!
漫漫学琴路(下)
大宝学琴(四)我们经历的几个阶段
如果说我让孩子们去参加集体体育项目(team sports),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怎么看待输赢等等(请看我的博客文章,k这一年我们打的运动酱油之足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6dmv.html), 那么,让孩子学钢琴,并不单单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而是,通过钢琴练习这件事,孩子学会了怎么看待错误,怎么面对挫折,怎么通过练习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内在动力,我回顾这两年我们经历的几个阶段,可以感觉到孩子把其他领域学习到的技能和观念迁移到钢琴练习上面来,而从钢琴练习这件事获得的观念和技能同样也迁移到学习和其他事情上。我在回顾的时候,清晰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是我自己的成长。
第一阶段,从喜欢到不喜欢。
因为孩子小(4岁生日左右那几个月),我们每次上课只有15分钟,每个星期去两次。其实15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正因为孩子小,而且他又对乐谱这么感兴趣,所以我还是想让他保持对乐理的兴趣,在家练习时间也只有十几分钟而已。那个时候他对钢琴非常感兴趣,连上课的时候都是这样,感觉象失缰的野马,要不是老师hold住他,他能迫不及待地扑在琴上自己乱弹起来。在家里也是这样,正经的练习时间少,他自己“乱弹”的时间多。
在第一个老师那里粗学了点乐理。大概4个月后,大宝突然不喜欢上课了。本来,我每次接他去上课,他都在车里高唱:I'm going to ms.Susan's music class! 为什么这么喜欢音乐的孩子不喜欢上课了呢?可是在家里,还是喜欢玩钢琴的。我当时挺苦恼,不知道究竟什么原因。正好我们要回国,所以我暂停了钢琴课。
后来回头想想,一种可能是大宝还小,喜欢玩钢琴、听音乐和真正学习,在钢琴上正经练习,还是不太一样的;另一种,对比后来我新找的老师,也可能是这个老师教得非常非常慢,以至于大宝觉得不够挑战。
第二阶段,依赖外部刺激
。
我们从国内回来,我重新打听,给他换了个老师。这个老师大约50多岁,非常有亲和力。教学方法是小时候suzuki和传统方法相结合,8岁以后是传统教法。我很喜欢。
suzuki教学的惯例,每两个月会有一次group lesson,大致水平差不多的一组学生一起上课,学乐理,讲音乐家的故事,还要每个人表演一个曲目。
这个老师有个chart,比如,完成一个曲子,做完一页理论,等等,都有相应的钱数。每次上课结束就算钱,给孩子们发玩具钱,这个玩具钱在两个月一次的group lesson可以买真的玩具、学习用品等等的礼物。
这一招对大宝非常有用。本来他就疯狂喜欢数字嘛,喜欢数数。在家练习之前,每次都要心花怒放地非常财迷地把钱数上好几遍。这就是他的动力啊。(这个孩子的可笑之处在于他只在乎数字,关于这个钱真正的用途他并不在意,所以从未问我要过真钱,哈哈)
音乐盲的老妈每次和他一起听课(Suzuki的课程是3方关系,教师—学生—家长),每次把他要练习的曲子我先自己练熟了(开始的时候还好,简单)。他练习的时间也不长,大部分时间都是插科打诨了。
如果遇到困难,他打退堂鼓的时候,我就自己示范,或者我们轮流弹,或者我帮着数节拍,或者他弹左手我弹右手等等捆绑式陪练法,呵呵。
一旦他弹对了,就称赞他付出了努力,观察仔细等等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这一点,我在“表扬不表扬”的文章里已经说很清楚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b0yi.html)。 我们家几乎没有物质奖励,从来不说:你弹好了我给你什么什么。最高奖励是妈妈的拥抱和亲吻,以及对他能够控制的因素的鼓励。这一点在我家还是相当有用的,需要逐步把外部的刺激转为内在的动力,只有内在的动力,兴趣才能持久!
第三阶段,依赖外部监督
因为我家里几乎没有物质奖励,唯一的外部刺激来自老师的玩具钱,而我的鼓励又是鼓励他的努力、态度和行为,所以不知不觉地,过了一阵子,我突然发现,大宝练习之前怎么不数钱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注意力已经不知不觉转移到练习上了,不再需要外部刺激。
不过,那个时候还小,5岁生日前后,他还是要依赖外部监督。虽然,他知道练习是要天天练的,但每天都要我提醒。他也会跟我讨价还价,比如,再玩5分钟才去练习。我通常都依他。我不是“虎妈”,有时候周末玩得太累,我看他练习的情况会减免。其实我们的老师也不是虎老师,进度和要求还是合适这个孩子的。
我尽量把这件事情变得有意思。有些曲子配了个词,挺silly的,像什么“mr.flea”(跳蚤先生),他弹的时候我就给他唱,大家一起哈哈笑!不弹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也一起唱,这一招对我们也有用。
练习的时候,我注意把要求分开,也就是把老师的要求分成小目标,比方说,老师要求,curved fingers, 手指不要push,要bounce,还要注意dynamics等等。我们回来练习,第一遍,我既要求手指完美,又要求bounce,又要求note全部弹对。结果一遍练了很久才断断续续搞定。而且孩子和我都有点挫折感。所以我想:不能一下子实现全部的要求,不如一项一项来。先把曲子的note全部弹对,然后让他找到bounce的感觉,然后再注意指型。后来就好多了。所以陪孩子练琴,对家长的要求其实也不少啊。我们要推孩子,首先要自推。呵呵呵。
当然,小朋友有时候也崩溃,通常是学一个新曲,他觉得自己怎么也弹不对,大概4,5个星期崩溃一次,这样的频率我经受得住。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关,因为我们的不虎老师对他的要求还是符合他的能力的。有时候孩子觉得自己不行,然后没有办法排泄,只好崩溃了。崩溃的时候,通常是我生气走开了,怕我控制不住冲他生气。这个时候就要革命战友发挥作用了,爸爸抚慰一下他,那天就不练了,宁可隔天补。我觉得要紧的是孩子的兴趣,音乐本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如果孩子 哭哭啼啼或者心里生着闷气练习,想必对他也没什么帮助。往往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顺利了。所以我觉得就是一个心理关,老师给的练习还是适合他接受水平的。
那个阶段,我顺便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和两个孩子一起写日记。我和孩子一起写日记的初衷是,情绪引导。经历了什么事情,和孩子一起回想,那个时候的心情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的,帮助孩子界定和认识情绪,并且会不经意灌输一下什么是好的情绪表达方式。(情绪引导,我专门写了一篇杂志文章,2013年1月会刊登出来,我过两个星期会在我的博客更新。) 这个办法用在练习钢琴上,就是当他崩溃的时候,他听不进去别人讲话。等冷静了之后,我们用一起写日记的办法,说一说,当时你是什么表现,心情是什么,这个算什么情绪呢?妈妈的心情又是什么,妈妈在想怎么帮助你。这个办法当时用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在学游泳的时候,我也和他一起写了学游泳遇到的困难的心 情,突破困难的心情等等(我的博客里有一篇k这一年我们打过的运动酱油游泳,里面可能写到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6c71.html
)。我的儿童发展观是,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各个因素互相交织,相辅相成。我们在教育的时候,其实是个系统工程。我这个情绪引导,并不是针对练习钢琴一件事,而是在全面培养孩子认知情绪,以便以后他能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疏导情绪。这样,不管他在哪个方面碰到困难,会学会怎么去应对。
第四阶段,渐如佳境
大概5岁半左右,我突然发现小朋友好久没崩溃了。我觉得他还是喜欢音乐的,有些曲子他自己喜欢,就能非常自觉地练习很多遍。每次去练习,也不用我催促了,通常叫他一声就行。那个时候加了节拍器,还有pedal,都是新鲜事物,比如,用不同的节拍练习,一个曲子就能练好多遍;加pedal,有时候不用pedal,有时候不管有没有,全部加上pedal,很好玩。所以这个阶段比较好玩。我记得过圣诞节期间放假没有钢琴课,有时候我觉得他前几天练习得不错,就说:今天要不我们早点睡,不用弹钢琴了。没想到大宝说:但是我必须要弹一遍那个christmas的。这个是他最喜欢的。他吃了水果就自己去练习了,我都不用陪。后来我听见他又自己顺便练习了另外几个。
最让我高兴的是,他逐渐学会deal with the frustrations(应对挫折)。有时候弹错了,他说:妈妈,there is a bad guy in my brain!我就很乐意地配合,假装用力squeeze他的头,把bad guy挤出去。有时候他指着弹错的地方,把拇指倒竖,说:这里,problem!然后练习,直到没错了,他拇指正竖,说:problem solved!这个动作想必这是在学校学的。虽然在学校觉得没学什么,整天剪剪贴贴,尤其是数学还在数数,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用的。
为了他能够面对错误,其实我也做了一部分工作。同一时期,也就是大宝刚上k不久,我发现他特别不能接受错误。有一点错,我都还没说呢,他自己就受不了了,自己生气。往往小孩子有这种完美主义,可能他觉得爸爸妈妈不会有错,所以他觉得“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能容忍!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破除他这个不必要的完美主义。我不失时机地跟他说,妈妈是human,是human就会有错,有错不要紧啊,改过来就好了。上钢琴课,老师也有口误嘛,老师也很配合:哦,老师也是human,有时候老师也有 错。不过你看,现在我们发现了,改过来了,就好了。慢慢他接受了,发生错误是常见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重点是我们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他做数学、阅读练习也是这样。开始的时候我一说,这里你再看一下,他一下子就跑了不要听。我就说,这个题还挺挑战的呢,妈妈小时候7岁才学,让妈妈看看,现在还会不会了。你在这里看着,如果妈妈不会,你帮妈妈好不好。这样他就不跑了,看着我读题做题。渐渐他也知道:哦,原来review是这么一回事。确实错了也不要紧,我也从来不说你错了怎么样。他也知道原来检查,复习是这么回事,能学到不会的东西呢。所以他的“说不得”的毛病就改了。(这个可以详细看我的博客文章,孩子说不得怎么办?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awrl.html)
这当中,我向他传递的信息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事,我们从错误中学到什么,怎么提高。
这个观念体现在钢琴练习当中,弹不对,要练习,慢慢就能弹对了,他就不崩溃了。英语里有句话,叫practice makes perfect,但是我从来不这么说,我都说,practice makes better。我不要求完美,但是,练习肯定会让你进步。(我为什么说孩子的发展是个整体呢?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每一点的培养,都是互相迁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第五阶段,真正分享的时刻
最近半年,我非常喜欢和大宝一起练琴,因为练琴不再是我监督他,要求他,而是我做听众,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大宝会要求我坐在他后面:妈妈,现在你来听,我来弹。等下你说说我哪里弹得好,哪里弹得不好?他弹好了,我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实事求是说,你这里这里处理地非常好,我能看出你花心思了;这里这里我觉得是不是这么做比较好?你想一下或者你再弹一下,我们来比一比,哪种比较好?他很乐意地进行对比。
有时候我们纯享受,他弹完了,说:妈妈,我觉得这一点是表现了什么,我最喜欢这一段,你喜欢哪一段?有一次弹海岛船,他说,妈妈,我觉得这一段是浪很大,这一段是他们在战斗。我喜欢他们在战斗这一段,声音很激烈。你喜欢哪一段?
我现在真喜欢和他一起弹琴,我觉得他真的在这件事情上,发生了可观的成长,连同我也跟着成长了。
我不是虎妈,我们老师也不是虎老师,我真心觉得大宝学琴的进度肯定没有国内的小朋友快,而且可能基础技巧也没有国内小朋友扎实。不过,我的“促进孩子成长”这个目的已经达到,钢琴能练到什么程度,看他自己了。
怎么鼓励,怎么让孩子保持持久的兴趣,怎么把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怎么引导孩子面对困难,怎么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从而疏导负面情绪等等,这是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我今天,仅仅通过学钢琴这件事情,把这个理念梳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最近小宝跃跃欲试,我把大宝第一本教材拿出来教他。孩子确实在兴趣,天赋,理解能力等等各有不同。大宝到今天的进步,我很难肯定说一定是我引导的结果,也许是他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也许他自己的领悟。不过,对我来说,对小宝我会同样这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