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碰到不怎么好的老师,怎么办?

(2012-10-26 01:53:35)
标签:

教育

规则

听从指令

倾听

沟通

分类: 心理/教育/杂谈
碰到不怎么好的老师,怎么办?
-- 分享一下我们去年的经历
by 陈忻

这一篇文章,又是在网上讨论出来的,@井中月谈教育。http://www.weibo.com/1495446674/z1vmJxk1g

讨论的时候我想到前段时间广为传播的一个家长质疑学校/老师,认为孩子上学一个月摧毁了她6年的教育。我人不在国内,对国内的事情不便做很多评论(人家一句“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拍过来了,哈哈),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下去年大宝上kindergarten我们的一些经历。


我之前的博客文章里说过,美国的kindergarten相当于国内的大班,但是,在美国算是义务教育的开始,是为小学一年级过渡做准备的。教学不是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学校的routine,学校的规则,和别的小朋友,老师的互动,既能独立学习,又能互相合作,从而能顺利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校生活。所以,kindergarten很强调规则,这些规则,我在前面博文[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包及成绩单]里面,详细讲到这些规则,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8rhx.html,还有[美国幼儿园的自由和规则]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8ns3.html 我认为这些规则是合理的,并没有压制学生个性,或者伤害儿童创造力,想像力的嫌疑。讲这个背景,是想说明,在美国kindergarten其实老师会花很多精力在这个规则上。


另一个背景。大宝开学前已经分了班,刚开学的时候进行了入学考试。考试结束,学校突然作出决定,把每个班级考了第一名的孩子,都放到一个班里,组成了一个新的快班。学校的种种考虑,我就略过了。我之所以提这个背景,是想说,这个班的孩子,应该说家长都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后来确实发现,这个班级的父母都很乐意involve in孩子的成长,做义工都争先恐后,积极配合老师,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言归正题。新班级的老师,是刚毕业的,实习过一段时间的新老师,而且她自己没孩子(后来我们观察到,她对孩子的特点了解不够或者说耐心不够,宽容不够,处理问题比较生硬,没有4两拨千斤的小办法),而且她自己说还在修研究生的课程(造成没有所有心思放在这个班级,其实这个快班和别的班级并没什么特别大的区别,感觉老师能把工作糊弄过去就算,这些都是后来发现的)。刚开学的时候,我们一些家长私底下纷纷表示理解她开学时材料准备不齐这些问题,因为第一年才开始教。每个人都喜欢有经验的老师,但是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是从第一年开始的嘛。我们挺谅解的。


才开学一两个星期,就有2个美国孩子转走了,不愿意在这个班(估计是家长嫌老师没经验)。哦,我们这个班,5个中国孩子,其他都是美国白人。美国人很会做presentation嘛,后来又有人想转,估计presentation做得不够好,呵呵,学校不让转了。搞得我们也有些纠结,后来,我和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地方碰到,也讨论过,觉得转到别的班,确实学的慢,从26个字母开始,而这些孩子都已经独立阅读了,对这些孩子来说确实没有必要。而且,别的班2324个孩子,我们班17个孩子,算是人数少,老师注意分配到每个孩子也应该多一些。大家互相安慰了一通。


开始的几个星期,大宝的表现非常好,一个黄条都没拿。黄条大概老师给2-3次警告还不听这样子。我从小对学习不怎么管,但是,一直以来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有要求的。Be a good listener, be respectful, follow the instructions,这3点是从小强调的。我们从pre-kindergarten毕业的时候,老师说这个孩子,听指令是没有问题的,让我不必担心。


过了2个月的样子,估计环境也熟了,和小朋友也熟了,也知道上学是怎么回事了,有一天拿了个黄条,写的是didn’t follow the instructions。我就问大宝怎么回事?他拿了黄条自己已经很羞愧了,他说,我不愿意说。我说,我又不想批评你,我只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嘛。他说忘记了。5岁多,有时候他们确实说不清楚,尤其是男孩子,不上心,问他中午吃了什么有时候都说不完整。但是,我也不能一点都不说这件事。所以我没有针对这件事批评他,而是讲宽泛的道理。我就说:你说,妈妈有几个孩子?他说:2个。我说:妈妈叫你们喝牛奶,妈妈讲2遍。你们老师有几个孩子?他说:17个。我说:对啊, 你看老师有那么多孩子,她要讲那么多话。你要是再不听的话,她又要多讲好几遍,这样是不是很辛苦?我又说:你们的墙上是不是贴了课程表,我们要按这个课程表来,对不对?如果老师叫你不能看书,要做另一件事情,你没有听,就浪费时间,要是大家都不听,这个课程表就没有办法follow了,对不对?


之后的2个月,大致还不错,大概2个星期一次黄条。我只询问发生了什么?然后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并没有就具体当天的事情责备他。而且重要的是,每次他保持绿卡的时候,我就称赞他,说你今天能听指令,说明你认真在听讲,而且你的自控能力不错哦。


我因为经常去做义工,确实发现这个老师没有什么方法,只会拿黄条威胁孩子。有一天我等在门外,听到她说:xxx,你再这样我给你一个黄条!其实一个好的老师,应该会鼓励,会想办法。比如,大宝小时候4-5岁喜欢看书,一看书就入迷,老师让他去其他活动就充耳不闻,老师没有惩罚他,而是说:大宝,现在你来做我的助手,我们要干什么什么了。大宝高高兴兴地放下书去了。我们小时候比较幸运,碰到的老师都比较好,比较有办法。(插播一句,学校有规则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者制定了什么样的规则,这些规则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规律吗?教育者怎么执行规则,是死板粗暴,还是4两拨千斤的智慧?)


后来我碰到别的家长,都觉得这个老师小黄条给得有些多,有些甚至很冤枉。有个孩子的妈妈说,孩子上了厕所出来,没想到门口站着个学生等着,就不由自主地叫起来了,为这,老师说是大声喧哗,给一个小黄条,妈妈也觉得很冤枉。所以,在家也没责备孩子,对这件事不做评论。当然,我们都说,我们大人想归想,觉得这个老师有些不公平,但是,口风可不能露给孩子。不然,孩子在学校肯定不配合了,会越发难教。


等到春天,第二个学期,突然小黄条多起来了,有时候一个星期超过一次。有一次吃了个红牌,老师给我写了条子,让我在家好好谈一下。我刚打开条子,大宝就哭了。还是知道对错的,也知道这不是个好事嘛,呵呵。我就问发生了什么?条子上写的是,在教室里没有听从指令两次,然后在学校走廊上滑行。我故意轻松地问:啊,你为什么想到在地上滑行啊?妈妈不是每周带你去滑冰的嘛。可能他觉得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他说:哦,我摔倒了。我想:可能是摔倒在先,但是,很可能没有立刻爬起来,可能老师看到他的时候他确实滑了。但是,根据那个老师一贯的做法,可能当时很没有耐心,看到摔倒也给个黄条也不是没有可能。我没有办法看到真实的一幕,但是,这个谈话我还是要谈的。我不评论老师做的对不对,我也不说我一定相信老师说的话,我只说我们的规则是什么。我说:你摔倒了怎么不马上爬起来呢? 这样很危险呢,万一后面的同学没有看到你摔倒,是不是一脚踩到你了?我们要安全第一,对不对?不过,如果你觉得老师误会你了,你也可以跟老师去说,就说, 对不起老师,我摔倒了,没有马上爬起来,但是我不是故意在地上滑。他点点头。我知道要求一个5岁的小男孩做到跟老师这么明白地去讲/申辩,这个要求是高了,我根本没有指望孩子这么做。但是,我告诉他一个选择,如果出现你真的被冤枉的情况,你有这个选择。你现在做不到,也许以后会做到。而且,我这么讲, 表明我的态度。妈妈不是一定要站在老师那边,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你。老师讲的是老师讲的,妈妈还想听听你是怎么讲的。我觉得让孩子明白妈妈的立场和态度很重要,孩子会根据这个来决定要不要和妈妈沟通。如果妈妈不分青红皂白,看到老师的条就批评孩子,孩子以后什么都不会跟妈妈说了。


我给老师写了条,说我们认真严肃地谈过了,而且我每天在他拿绿卡的时候都鼓励他,而且我每天在学校门口放他下车的时候,都提醒一句:remember, keep on green!  我没有直接和老师提意见,说你这样老靠惩罚不对啊,这个年龄的孩子,其实正面鼓励,多鼓励比惩罚更有用。但是,我通过我的条子,表明我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我在配合你,而且我是用这种正面鼓励的方法配合的。


然后就有两个家长给我打电话了,说怎么回事啊?最近小黄条天天有,道理也都讲了,可是在学校怎么还是不听呢?有一个妈妈说,我都被她气哭了,有个妈妈说,我要不要打她一顿?!这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子,不过,年龄在他们班偏小,不是很成熟。我说千万不要打,打一顿,咱自己解气了,可是孩子能学到什么呢?我把我前段时间怎么处理的跟她们说了,关键是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立场,I will always be there for you, 不管你是不是在学校拿黄条,妈妈愿意听你讲,而且我们想办法怎么改进。再后来碰到一个家长,她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我就问她为什么春天这段时间孩子小黄条这 么多啊?她说,根据她自己当老师的经验,基本上是这样的。第二学期开学,对上学也算轻车熟路了,环境啊同学啊都熟了,也认识老师了,而且春天温度变高,对孩子的情绪也有影响,会有些躁动和不安。


过了春天,果然就好多了。偶尔才有个小黄条,我还是和他申明规则,而不是指责和批评。让孩子在学校听指令,并不是要求孩子要百依百顺,老师一说就听,毕竟孩子才56岁,自控能力也是有限,所以要多些宽容。在学校老师不够宽容,在家里我们自己稍微宽容一些,规则要继续强调,但是也没有必要孩子一犯错就如临大敌,立刻情绪上和孩子对立起来。


我们还算是顺利地渡过了kindergarten这一学年。一方面,我自己尽量配合老师,而且自从发现老师不回我的email,我通常不对老师有什么特别的期望,如果真的有事,在接孩子的时候当面快速说一下;另一方面和孩子自身也有关。大宝属于能够自得其乐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9ef9.html),我能够感觉到他有时候上课在自己想自己的,不是特别投入,但是,因为他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可以想,所以他也从来不找麻烦,比如和同学聊天什么的干扰别人的事情。这可能也是他拿小黄条比较少的原因。有几个女孩子拿小黄条多,就是因为上课要讲小话,或者干扰别人的活动。有一次他们有个活动,旅游世界,每个教室装成另一个国家,给孩子们发一个自己做的护照,去别的“国家”旅游。我当时在大宝自己的班级帮忙,另一个家长带着大宝这班小朋友去别的“国家”。回来以后,她跟我说,你儿子反应好快,老师一说 什么,他马上明白,然后总是第一个举手。我说,这说明他是真正感兴趣了。这种情景,在他自己的班里(我做义工的时候),很少观察到。所以,一个老师能不能engage孩子的兴趣也是经验吧,这一点我倒是对这个新老师没什么过高要求,毕竟才第一年。

 

我跟几个有大孩子的父母也请教过,她们都说,k这一年,教学不是主要任务,主要是学习规则,在学校是学习交往。我说,那倒是,大宝上学天天都很高兴,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嘛。学业上,本身他们这一个班,都已经超前了。在家里,我稍微弥补一下学校的教学,偶尔做一些数学游戏,并且,我每天坚持和他一起读书,各种各样的书都读,只要他有兴趣。

 

我们那一年,不能说一点进步都没有。在学校还是学到不少东西的,比如书写的规范这些。虽然家长私底下对这个老师不满意,孩子们倒是上学都很高兴。放假了还说想念老师。今年分班,我们的新老师非常非常好。我有次问大宝,你比较喜欢哪个老师,今年的老师还是去年的老师?(虽然我知道这么问挺没意思的,但是我很想知道孩子自己对老师的感觉)。大宝居然说,我都很喜欢。可见,去年一年对他来说,没什么心理阴影。

 

这次在微薄讨论起来,我才回顾我们去年这一年,虽然老师不是很让人满意,不过,父母还是努力起到一点buffering(缓冲带)的作用。尽量和老师配合,尽量让孩子保持心情愉快。如果完全和老师对立,一有问题(在老师处理不公的时候)指责老师,护短,那孩子在学校就会越来越不配合。指责很容易,但最终伤害到的孩子的利益和成长。父母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保护孩子,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智慧。



(转载请注明:陈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a2ko.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