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4日安岳四茗山寺

标签:
旅游随笔文化杂谈 |
分类: 游记 |
安岳,或许也该算是丘陵地貌了,平原之上,不时丘陵隆起,河网错杂其间。当然,它是坐落在四川盆地的正心的一块平原或者丘陵。
出毗卢洞,过环岛向南,再向东上山,车行20分钟,到了茗山寺。终于是一处以寺命名的所在。事后回想起来,这个唯一,真是给了我们不少“惊喜”。
走过漫长的山道,经过金灿灿的千手观音,艳闪闪的神佛组合,厚憨憨的地公地母,安逸逸的阿姨团队,终于看到了茗山寺的国保碑。但过了这栋粉楼,再向上攀爬,好一会儿才能到得山门。
过了山门,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和韦陀,嗯,怎么说呢,不好说,不好说。



转过去,又是一重山门。重新进来,后面的院子倒是整洁。但,怎么说呢?乐呵呵的神佛们济济一堂,和平共处,命运共同,与这水墨晕染线条般的木构建筑,和谐,般配。开心。我看得完全失去了方向,里里外外绕着院子三匝。孩子们闲在山门内阴影里,面无表情地躲着我的眼神。





不能再抻下去了。我无奈出了山门。正要下山,突然发现右手边绕院墙,有山路可行。不顾孩子们鄙夷的目光,我推着他们往小路上走。这一走,才遇到随山雕刻的一组组宋代佛像。太震撼了!残破的身姿妙曼,留有色彩的厚重端庄,锁在门里的天生丽质。




特别是那些完整保留在山壁上的,我觉得远胜大部分在毗卢洞看到的宋代雕像。这里的佛菩萨,丰腴饱满,刻划生动。脸、手、小腹,宝冠、化佛、璎珞、天衣,无不细腻、无不精致、无不充满设计。一眼看过去那么美,却说不出是哪里美。一处处细看过去,处处都美,可处处恰到好处,交相呼应,恰到好处。这是怎样的设计能力!最好的是这里的山石,有特殊的蚀刻纹路,仿佛为这些佛菩萨印上了无穷数劫的时间烙印。最好的是此刻的蝉鸣,悠悠唱出了无穷与短暂,永恒和幻空。这是最好的歌,这是最好的相。
前一篇:2024年7月24日安岳三毗卢洞
后一篇:2024年7月24日安岳五孔雀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