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4日安岳三毗卢洞

标签:
旅游随笔文化杂谈 |
分类: 游记 |
出华严洞,下山,过环岛,不远,上山,是毗卢洞。此地与华严洞东西位置相仿,南北相对。入口处照常盖有墙、门,匾额直书“毗卢洞”,而不是什么寺什么庙。过了“洞门”,右手边是一块巨岩,或者叫小山,圆咕隆咚,凸出的山腹上,向内凿除洞窟。第一窟很长,就是著名的凿有十炼图的毗卢洞。可惜现在这里正在修缮,只能从网缝中寻些端倪。
可以看得出,这些宋代的摩崖石刻非常精美。旁边一些小的,有些漫灭的刻像,造型和细节也均有可以学习之处。看来此地需要日后再来啊。


缘山壁而行,后面依次开了幽居洞、千佛洞、玉皇殿龛、观音堂等洞窟,现在外面基本都搭有木构、棚架保护。幽居洞是全国罕见的形式,把一个人居士、菩萨、成佛三个时期的像成排呈列。这里蕴含的敬仰、自信、祝福,可以慢慢品味。千佛洞,正中端坐的西方三圣安静而美好,颇具美学价值。两侧陪侍的罗汉、供养人等塑像,就显现出川地造像的幽默气息了。当然,高达的玉皇大帝在这方面是不遑多让的。而在位置上略显独立的水月观音,就完全美得让人叹息了。





宋代是我国观音造型定型的关键时期。国博有一尊精美的半迦趺坐水月观音造像,虽然断代颇具争论,但并不影响大家对她的美的赞赏。眼前这尊同是宋代的游戏坐观音雕像,因背后浮雕的紫竹,又被成为紫竹观音,这在全国可能也是仅存的一例。与后世观音造像的甜美相比,她更多的是平定、安稳,让人的心不禁为之一静。能够看到她,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