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瓶子他们努力着、努力着。”前天下午,一名网友发了一条微博称:他学校有一群靠捡垃圾为生的小孩子,经常会在他们楼下叫“大哥哥!丢瓶瓶!”但他在教学楼看到,有些人竟然把瓶子挂在窗台边逗这些小孩,让他有点气愤不已。据悉,该事件发生在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党委工作部马副部长告诉记者,该学生的行为对这些小孩子具有侮辱性,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是对弱势人群的伤害。马副部长说,会严查此事,对该班学生严肃批评。
用马副部长的话来说,学生的行为对这些小孩子具有侮辱性,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是对弱势人群的伤害。 这样说,可能有点言重了。我愿意相信学生的行为没有恶意。我查了一下,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就是一所职业学校,招生对象包括初中起点和高中起点,专业多是和汽车相关的为主。换句话说,涉事的学生很可能年龄都不大,正是玩性大发的年纪,通过一起事件就说学生不道德,则难免有点言过了。
但是,透过该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学生的短板,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生活习惯和道德素质。说国内学生的道德素质是短板,并不是说国内学生的道德素质普遍偏低。我始终认为,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具有最起码的道德素质是关键。所以社会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对于道德的要求应该比学习成绩的要求高得多才对。正是因为我们对道德素质的要求高,才使得我们对这些学生的表现不满意。
学生在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学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懂得尊重他人则是最起码的道德素质。无论这些学生以后能不能成才,也无论这些学生以后毕业了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水平将决定其是否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去的成绩。
或许我们的教育片面的腔调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每次高考之后所有的媒体都一窝蜂的关注高考状元。与其说是媒体抬高了高考状元们的影响,不如说是这个社会将一个个的高考状元神话了。这个国家不只需要具有各方面专业素质的高学历人才,更需要的是在一线兢兢业业的一般人才。但无论对于什么工作,无论对于什么岗位,基本的道德素质过关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以为,学校应该专门开一门道德教育课,而且应该从小就开设,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并让每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自身具有的道德素质的关系。过去几十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可谓进步神速,但是国内的教育始终将焦点聚集在学生考试成绩上,我以为有失偏颇。尽管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才选拔机制都和成绩挂钩,但如果能适当的考虑学生的道德素质来选拔人才,则更能体现教育体制的健全。尽管我国的教育声称要培养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似乎真正能将这五者结合的高素质人才真的是凤毛麟角。
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基础,其中,教会学生尊重人,无论被尊重的对象职业、身份、贫富、贵贱……
是每个人应该做的,更是中国的教育应该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