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隆重的祭祖活动随处可见。为了寄托对已故亡灵的思恋,表达对故人的哀思,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做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尊重。而对于那些因为平时工作繁忙,无暇和家人团聚的人来说,也可以趁着一家老小祭祖之际,享受该有的亲情或天伦之乐。这何尝不是件好事。
但是,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现在的清明祭祖早已变了味。以前清明祭祖,大多是通过扫墓、献花的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当然在扫墓祭祀的同时,烧点纸钱,摆一些祭祀用品是中国的传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现在的祭祖讲的是排场,比的是财大气粗的气势。从烧纸钱变成了烧各种代表流行风尚的东西,比如Iphone,Ipad等,尽管是仿真的纸质物品,但动辄几百元的价格也着实不便宜。
生者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恋。在生者的思想里,可能用于祭拜的东西越珍贵,则代表对故人的思念更深,对逝者越尊重。其实不然。经历了生活历练的人都会将表面的东西看得很淡。其实我想大多数逝者在其生活的后期多半已经淡薄名利,不看重排场了。
听说现在北京的家族墓价格已经到了35万一平米。这样的价格已经不能用贵来形容。都说现在的房价贵,其实和墓地比起来,房价算得了什么?我们都知道墓地的这个价格其实并不物超所值,哪怕那些资产上千万的富翁们,恐怕也不会认为三十多万巴掌大的墓价物有所值。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墓地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愁销路,不乏心甘情愿掏腰包的买者呢?很大的因素是墓地经营者抓住了生者愿意为逝者掏腰包的心理。生者心甘情愿为逝者花高价买墓地,一是因为生者确实对逝者有感情,而且也不缺钱,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逝者安息。二是生者觉得对逝者有亏欠,比如子女觉得因为各种原因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没能尽到照顾的责任。三是因为面子。前两个原因没有什么说的。但有钱不一定要花在明知不值的地方,捐给希望工程不比买个巴掌大的墓地有意义?而子女对父母应该做的,是在父母有生之年尽孝道,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觉得对父母有亏欠。而花钱买心理平衡更是不应该。对于因为面子愿意花高价买墓地的,更是迂腐得无可救药。
逝者大多不喜欢铺张浪费,多喜欢低调行事。而生者为了面子也好,为了表达亏欠也罢,花重金做一些面子功夫,多是逝者所不希望的。所以,清明祭祖,不要将生者的排场强加给逝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