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跑步与写作文化 |
分类: 读书写字 |
受了朋友的影响,也陆陆续续看了几部村上春树的书,不得不承认,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我已然对这个作者本身以及他笔下繁多的故事充满了兴味。
确实,《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一本极其个人的书,文字平实,感受真切,在一个个文字中,一篇篇文章里投入思考,最终找出跑步的意义。村上跑了三十多个年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奔跑,‘跑步小说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封号。这本书的开篇,就有一张他跑步的背影的照片,早晨愈来愈热烈的阳光布满跑者的身体,光裸的后背在灰色的水泥地的映衬下几乎是通红的颜色,泛着汗液的光泽,前方是葱郁的树木和厚厚低低的云层;一顶运动遮阳帽,一条运动短裤,腰际上掖着一条毛巾之类的东西,想必用来擦掉流入眼内的汗水,一双跑鞋,简简单单的装备,连T恤都省了。手臂轻摆,右腿在光影中显露出肌肉的痕迹,整个身体比例匀称健美,既无夸张的肌肉,又无粗壮之感,可谓恰到好处,令人慕羡。我想,这就是几十年长跑,赫然在目的结果吧。
跑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我们从小跑到大,也经历过这样那样的竞技场面,但有多少人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因为首先村上是一个作家,‘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务性的学到的’,又因比大多数跑者更为较真,于是开始诚实地书写跑步,通过运动躯体,对磨难做出选择,也就有了在某种程度上诚实地书写他自己这个人所感悟到的东西。就像作者所说的,‘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话说回来,阿布扎比的整个冬天和春天都是适合跑步的时节,气温适宜,海边也有专门的跑道,绿树葱郁,花儿朵朵。只不过我生性懒动,辜负了好天气。这两个星期,我开始重拾慢跑,又去买了专业的跑鞋和运动衣裤,端出一点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架势。又心里暗想,总要坚持一段时间才好,不然连花掉的这些钱都对不起,更别谈什么永葆健康了。我原以为在大学二年级最后一次痛苦地跑完800米后,我就可以一辈子不用为了跑而跑了。看来也不是这样,身体是自己的,一定要想法子保持它的轻松和健康,而当中的痛楚是难以避免的。
村上书里又谈到自己的健康方法,每天坚持运动,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有午睡,养成简素而规则的健康生活,把身体从长时间的伏案书写的姿势做一个调整,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调整饮食,以蔬菜为主,蛋白质主要靠吃鱼摄取,少吃米饭和甜的东西,减少酒量,食用天然材质的调味品。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量,借助外力辅导,进行适度肌肉舒展以及强化的专业训练。。。。读到这些,不能不让你觉得村上就是在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的人性和想法。
但他又实在是不普通的,他的强处就在于自我坚持。村上不是没有正常人的想法,长时间的不停奔跑中,也不可能觉不到肉体上的苦楚。当他很艰难地跑完马拉松全程,他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终于不用再跑啦。这一点又多么真实。可在咬牙坚持的长跑过程中,他这样告诫自己,几乎一心一意地想着几句话:‘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需感觉,唯有向前奔跑。’诚然,跑步不仅仅只制造苦痛,跑步自有跑步的快乐,‘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这似乎比在跑步时有美妙的音乐陪伴,跑步能帮助排除体内的孤绝感听上去还带劲得多吧。
这世上又有几个人会像村上一样,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这么写的呢?
在村上,写小说也是这样的,‘如果不手执钢凿孜孜不倦地凿开磐石,钻出深深的孔穴,就无法抵及创作的水源。为了写小说,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劳力不可’。要想成为小说家,第一要有才华,才华相当于汽车燃料,如果没有燃料,再出色的汽车也无法开动;第二是集中力,这是将自己拥有的有限的才能汇集,尔后倾注于最为需要之处的能力;第三是耐力,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下去才行。
凡事想要一个好的结果,都需致力于坚持,就连简单的跑步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