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注解——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惊飙:烈风。曹植《吁嗟篇》:“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惊:迅疾,猛烈。(唐)张说(yue)《赠赵公》:“流赏忽已散,惊帆忽难追。”(唐)薛能《春雨》:“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飙(biao):疾风,暴风。(西汉)桓宽《盐铁论.世务》:“飙举电至。”(暴风起,闪电到,)曹植《杂诗》:“何意回飙举,吹我入云中。”
朔气:寒气。《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唐)骆宾王《夕次蒲类津》:“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城。”
江城:江边城市。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五代.前蜀》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萧索:
萧条寂寞。(晋)陆云《岁暮赋》:”时凛戾其可悲兮,气萧索以伤心。“(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
阴阴:
阴暗;幽暗。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李端《送马尊师》.:‘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昼阴阴。“
谁怜:
谁人爱惜;谁人疼爱。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怜:怜爱,爱惜,疼爱。《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不得:
不能;不能得到。《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得:能,可。(汉)韩婴《韩诗外传》:“不能勤苦,焉得行此?”班固《汉书.昭帝纪》:“三辅、太常郡得以叔(菽)当赋。'
寒芳:寒天开的花。(唐)孟郊《献襄阳于大夫》:”物色增暧暧(aiai),寒芳更萋萋。“亦作”寒英“。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语译——
烈风吹万里,寒气浓又深;江城昼萧索,密云暗沉沉。
登山不能够,谁人不痛心?可爱寒天菊,艳色似黄金。
其
二
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注解——
茱萸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佩戴茱萸囊。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常绿带香植物,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功效。九月九日佩戴茱萸囊是中国岁时风俗之一。(汉)刘歆《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佳期:与与亲人好友欢叙之美好日子。(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杜甫《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浩荡前后间,佳期赴荆楚。“
寒花:耐寒的花,亦作“寒华“,通常指菊花、梅花。(晋)张协《杂诗十首》其三:”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唐)李颀《送李回》;‘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陶渊明《九日闲居》:“尘爵耻虚罍(lei),寒华徒自荣。”
神女:(战国.楚国)宋玉,《神女赋》叙楚国顷襄王与宋玉遊云梦之浦,遇见神女之事。(唐)李商隐《无题》:“神女生涯元是梦。”
语译——
佩戴茱萸兮秋节,欢叙好日兮阻绝;金菊寒花兮满院,
香气盈鼻兮飘曳。
神女欲来兮思忖,深深知道兮意也;先令浓云兮密雨,幽暗池塘兮似夜。
2024年1曰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