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愚公移山的第三条件

(2022-06-22 07:18:52)
标签:

杂谈

   年将九十岁的愚公,深感横挡在家门前的大山阻碍交通   ,出入迂回,实在不便,决心搬掉。于是,召集全家商量,道:我和你们一块儿竭尽全力  ,削平这高耸险峻挡在门前的山(吾与汝毕力平险),修条宽阔大道,由家门前直达豫州南边,至于汉水南岸,可以吗?全家人你一嘴,我一舌,纷纷同意(杂然相许)。  
   河曲智叟前来劝阻,道:”你太不聪明了,  你能把那些又大又硬的石头怎么样?“愚公答道:老朋友呀,你想想,即便我死了,还有儿子接着干,儿子又会生下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却不会再增加一粒土,再长出一颗石,如此一直干下去,还愁不能把它移走吗?
    在老愚公的带领下,终于把两座山移走了,一条平坦宽阔的大路,由家门前直通汉水南岸了。     
 
    老愚公能够移山的条件共三:(1)“毕力平险”的决心;(2)一家人”杂然相许",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团结战斗;(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一代代人接续挖山不止。前两条且置不说,老愚公回答河曲智叟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理直气壮的话,实在是敢于向两座大山宣战的最重要力量所在。 
   愚公之一方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之一方面“不再加增”。一方面力量无穷,智慧无尽;一方面非但不会加增,而且时削日减,直至消亡。老愚公的眼光实在高远,思虑确实细密,智慧的确超人。  
  
     “绵绵瓜瓞,有生之初,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是《诗经.大雅.》中周人歌赞先祖古公亶父的华章《綿》的第一节,余冠英先生的译文为——拖拖拉拉,大瓜连小瓜,当初我们周族,杜水沮漆是老家。古公亶父,把山洞来挖,把地洞来打,那时候没把房子搭。  
       周人建邦兴国的英雄史诗,《诗经.大雅》中共五篇,《生民》歌赞后稷居邰(今陕西武功),教民稼穑;《公刘》歌赞公刘率众自豳(今陕西旬邑、彬州市)又回迁至邰,为周人发展壮大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綿》歌赞古公亶父迁徙岐山周原,奠定周人强大基础;《皇矣》,叙说太王、王季、文王功绩;《大明》歌赞王季太任之德、文王太姒之德,以及武王伐纣克殷,建立周朝之伟业。而这”瓜瓞绵绵,有生之初“八字两句,是用形象比喻,赞说由于周人生生不息,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不断壮大,日益强盛,才成就了八百年大业。 
     ”瓜瓞绵绵“,生生不息,部族人丁兴旺,才是周人这个西鄙边陲部族其所以兴旺发达最为根本的一条。周人非常明白人的重要性,所以《綿》一节首句便以”瓜瓞绵绵,有生之初“ 这美好的形象比喻开篇领章。“瓜瓞绵绵",即愚公老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之别说妙喻也。

    再说秦国,其所以能从一个边鄙弱小之邦强大起来,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在必须强大起来,削平分裂天下割据势力,实现统一这个大目标的指引下,“瓜瓞绵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代接着一代,艰苦努力,奋斗不息的结果。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媪,万物化醇“。——天地的大德叫做生长万物。天地间阴阳二气交汇融合,万物普遍化育生长。(这是周振甫先生对《周易.系辞下》这几句的译文。)是说天地的最大功业,就是阴阳二气交汇融合生出了人。不过《周易.系辞上》又道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让万物生长得丰赡富有叫大业,每天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叫盛德。生生不息叫作变易新生。(周振甫先生译文)《周易.序卦》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也者,久也。”周振甫的译文为——有了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了万物然后有男女,有了男女然后有夫妇,有了夫妇然后有父子......夫妇的道理不能不长久,所以继续它的用《恒(卦三十二)》,《恒》就是长久。“《礼记》有云:”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天地相合而后万物就生长兴发起来了。黄昏时候进行的迎娶新妇的结婚礼仪,实乃万世子孙绵绵瓜瓞的的开始呀。)《周易》、《礼记》中的先哲之言,讲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道理。如果从人伦哲学的角度理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就会豁然明白,老愚公实在要比河曲智叟高明不知多少了。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有言:“天地之心,只是个生,凡物皆是生,方有此物。如草木之萌芽,枝条叶干,皆是生方有之,人、物所以生生不穷者,以其生也;才不生,便干枯杀了。” 

   从生命的角度来说, 生生者,生而又生,生生不息,不仅注重当下自个儿的存在,更注重生命的长远延续存在。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字惟德,号近溪)有道:”盖天命不已,方是生而又生;生而又生,方是父母而己身。己身而子,子而又孙,以至曾而且玄也。故父母兄弟子孙,是替天命生生不已显现个皮肤;天命生生不已是替孝父母、弟(通“悌”)兄长、慈子孙通透个骨髓,直树起来,便成上下古今,横亘将去,便作家国天下。“这就把老愚公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深刻社会哲学、社会伦理,解说得更为明白了。 
   不过,近溪先生还有两段话,说得更深——(一)、“天地之大德曰‘生’,而‘生生谓之易’。夫生生者,生而又生者也;生而又生,则不息矣。不息则久,久则徵(留下迹象);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大。大矣敷久(扩展传流长久),久斯无尽,久矣充大(充实强大),大乃无疆。”(二)、“生我之生,以生天地万物;仁我之仁,以仁天地万物,又恶(wu)能以自己也哉?夫我能合天地万物之生以为生,尽天地万物之仁以为仁,斯其生也不息,其仁也无疆,此大人所以通天地万物以我其身者也。"  
 
     "五四“时代有位名曰吴虞的老先生有两句诗,道:”英雄若是无儿女,青史河山更寂寥。“  
 
      "生生不息”,“瓜瓞绵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老愚公其所以敢于移山,能够移山的这一条原因啊,是至为重要的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22年5月29日写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