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书法的承袭

(2015-04-30 10:10:36)
标签:

文化

教育

书法

沿革

名句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是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中国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关系密切。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王铎、柳公权、 苏轼、于博、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等。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

    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字怕练,马怕骑字无百日功拳要打,字要练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