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穴位即中药 经络是药房

(2015-05-03 10:34:03)
标签:

健康

极泉

太冲

孔最

穴位

分类: ☆医学常识☆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

    我们吃药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经过胃的消化,肝肾的解毒,肠的吸收,提供脏腑特别缺少的各种元素,以使人体达到最佳阴阳平衡的。而经常按摩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就可以减少对体外药物的依赖。

先上一部分中医经络图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穴位即中药 <wbr>经络是药房

    足三里=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气海=当参  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熟地;养血、滋阴。

  照海=生地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胆经的阳陵泉=逍遥丸

  神门大都 少府=牛黄清心丸  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牛黄清心丸。  

   尺泽 复溜=麦味地黄丸  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麦味地黄丸。

   风门 孔最=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内庭=牛黄解毒丸

  中府=补中益气丸

  太白商丘 太冲=补中益气丸  (只要按摩)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合用=补中益气丸。

  太渊商丘穴=参苓白术散  肺经的太渊穴,脾经的商丘穴=参苓白术散(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

  大陵=吗叮啉  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

  商阳=开塞露  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点揉按摩商阳穴,就有排便的感觉。

   商丘=消炎大药 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

  大都=补钙  脾经大都穴=补钙要穴。(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

  百会——“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么病都能治。可以说,此穴百病都会治,所以叫“百会”。注意 百会穴不能重力按压。

    太冲 太溪 曲池=降压

  人中=急救调气  按压人中可以调血气,阴阳结合,人就能醒。

  耳垂=急救  与人中同样作用,因为按人中有后遗症。捏人中后人中处长期疼痛。可以调血气,阴阳结合,人就能醒。

  迎香孔最=特效止鼻血  如左鼻孔出血,用左手食指按左侧鼻迎香穴,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臂中点的孔最穴,并将头抬起,1-3分钟内止血。如右鼻孔出血则反之。  三阴交=补阴  因为三阴交是三条经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处,等于三条地铁线在一个站点分上中下三层,可以换乘地铁线路。注意 三阴交只能按摩。

  太冲阳陵泉=消遥丸

  少商=“金嗓子”  针刺少商穴排毒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极泉=速效救心丸  极泉穴在腋窝顶点。中医称极泉穴为人体随身救心丸

    [操作手法]用手指弹拨左臂腋窝顶点极泉穴处的肌腱,酸麻感会讯速向手的方向放射,可以在几分钟内缓解心脏不适。

    按压极泉穴感觉放射到中指为最好,也有的放射到无名指或小指。如果感觉不到“麻”,而只是发“疼”,估计冠状动脉堵塞至少近50%。

  一对合谷 两个太冲=柴胡  俗称“开四关”。二个合谷二个太冲,组合在一起真是绝了,就象柴胡一样,能疏肝理气,缓解压力。

  合谷=止痛药 

    [止痛取穴法]找到第二掌骨的中点,紧握着骨头中点的边缘就是合谷穴,与第一种取穴法相比,这种方法取出的合谷穴止痛效果更好。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经痛、牙痛;还有组合穴位,这是药与穴位的组合,真是天下一绝。

  肩井=颈肩腰痛特效 

    [拿肩井按揉法]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边线的中点。和足底涌泉穴在同一条边线上。颈肩不舒服时可以用拿肩井的方法按揉,拇指和四指相对,放在肩正中,一边捏一边往上提,就可以让肩部放松,预防肩颈疾病。

  合阳=“颈通康”  治疗颈肩的疼痛。

    [合阳穴位置]在手曲内横纹下2-3指腹中间有缝隙的地方,如果点对了酸麻感觉放射到中指,只能治疗颈肩的疼痛。

  合阳=杜仲壮骨丸  治疗腰背腿颈部疾病。

    [合阳穴位置]在膝关节后小腿2-3指腹,如点对了酸麻的感觉放射到脚趾。中医理念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看就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