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没信号,更怕不安全
(2012-08-15 12:34:03)
标签:
李易大参考易周刊it |
分类: 互联网 |
2012年8月8日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记者:龚汉岚 钱超
经历了初听免费Wi-Fi消息的鼓舞,也经历了实地测试的惊喜与失望。《申》报记者就体验过程中的疑惑,采访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易。
《申》报:经过测试,有的布点信号很不稳定,或是强弱不均。是否做到全覆盖且信号稳定,技术上有难度?
李易:从技术角度上看,中国电信运营商完全有能力实现全覆盖。问题可能还是对免费公共wifi不太重视,以前咱们的手机信号在电梯里普遍不好,如今不都解决了吗?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地方的wifi信号强弱与投入有关。打个比方,一个soho级别的无线路由器,放在一个100平方米的办公室,信号很强;200平方米还凑合,要是超过300平方米,就可能弱毙了。其实,政府如果授权并配合,你们媒体完全可以组织志愿者在指定区域展开公益性测试,从而倒逼实现无死角。
《申》报:有些地方除了搜到i-shanghai,还能搜到其他运营商的Wi-Fi,多达十几种。我们怎么选择最好的?
李易:目前,在上海的商业区,很多包括麦当劳、星巴克等在内的商业单位本身就向消费者提供Wi-Fi服务。消费者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Wi-Fi服务。不过,这种状况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黑客入侵这些免费Wi-Fi之后很容易在此局域网内寻找攻击的目标并下手。
《申》报:公共Wi-Fi也存在这个问题?
李易:当然,这也是我特别担心的地方,欧美发达地区政府已针对公共Wi-Fi的安全问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黑客除了入侵公共Wi-Fi之外,它甚至还可以架设一个Wi-Fi,比如取名为i-shanghai001,这对普通大众来说还是极具迷惑性的,也许就稀里糊涂的接入了,之后黑客就可为所欲为。
《申》报: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李易:首先,政府在提供基础设施的同时,宣传要到位,最好明确告知公共Wi-Fi的完整名称以及接入区域;其次,要在接入点进行实时监控,以防不法分子伪装的钓鱼Wi-Fi。这在技术上都不是问题,北京公安局已在北京部分城区进行试点。
前一篇:摩托罗拉移动中国裁员低调启动
后一篇:苹果三星专利争夺背后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