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慢火车诠释着服务初心

标签:
时评 |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公益性“慢火车”打通百姓出行路。社会的发展,让经济交流,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这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但对于很多欠发达的地区,公益性“慢火车”是人们满足出行需求的必备工具。公益性“慢火车”串联起了幸福的发展通道。公益“慢火车”速度很慢,逢站必停、票价低廉,是沿线村民重要的出行交通方式,不仅带沿线群众离开大山,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
公益性“慢火车”硬件服务升级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如今的公益性“慢火车”硬件条件已实现升级改造,从早期的内燃机车到如今的电气化机车,车厢内部的温控装备从以前的风扇升级为空调,彻底告别冬天烧煤取暖,夏天风扇纳凉的“老绿皮”时代。实现了冬暖夏凉,沿线百姓出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奏响幸福的行进曲,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公益性“慢火车”串联起了沿线的乡村,加速了乡村区域的流动,为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提供了保障。同时,许多“土特产”搭上了“慢火车”,使偏远地区、贫困地区成功融入现代“经济圈”,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动能,让乡村更加美丽,更加富裕,共同走向在全面小康的道路。
公益“慢火车”承载着铁路浓浓的为民真情。公益性“慢火车”是大山深处连接外面世界最主要的途径,它是孩子们的“校车”,老乡赶集的“致富车”,外出谋生的“希望之车”。目前,全国依旧在坚持的81对慢火车,它们坚守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给铁路沿线百姓带来稳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