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西机务段青工陈志超平凡岗位书写精彩人生

标签:
杂谈 |

电力机车牵引上千吨货物奔驰在千里铁道线上,经过了寒冷的冬季和繁忙的春运,此时利用鉴定整修对技术状态的及时恢复显得非常重要。经过五年的努力学习和一线锻炼,陈志超已经从懵懂稚嫩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成熟干练的业务达人,他的很多检车经验眼光独到、应用良好,已经编入作业指导书,成为提升工艺效能和机车质量的通用标准。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陈志超在奋斗中逐渐成长起来。2017年8月,95后的陈志超从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走进梦想中的铁路。近年来,接连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铁路“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称号。他的练兵成绩出类拔萃,连续两年获得集团公司电力机车钳工技术比武第一名。他的技术改造成果同样优秀,在机车走行部、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得到良好应用。
鲜红靓丽的烫金标识,宽阔方正的工作台,优秀成果展示墙……该段“拓荒牛”劳模创新工作室、车间轮对创新工作室成为陈志超追梦的“大舞台”。“创新攻关的过程很像打一场大型游戏,获胜的秘诀就是娴熟的操作、超前的意识、坚韧的毅力和能打配合的好队友。”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高铁路货运政策落实,该段货运任务量和机车检修量加大。兼任团支部书记的他组建队伍,凝聚智慧,积极开展QC课题攻关,投入机车质量提升工程。他主导的课题“提高牵引杆拆装装置效率”获得段QC成果一等奖,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将机车走行部C4修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
为让“队友”像自己一样优秀,他主动担负起车间兼职教师的工作。针对重点和难点,他自告奋勇担当主人公,拍摄标准化作业视频。用业余时间精心制作专题课件,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以图文并茂的展现出来。从识别零件到确认配件、熟记参数……面对新入段的学弟学妹,他更是事无巨细,心交心地讲,手把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