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勇表示,将在11月底开设后EMBA教育,要求报名者是50亿元以上身家的企业掌门人。只招收30人,学期两年。目前已有人报名。(人民网10月28日)
富豪们需要不需要学习,或者在学习?回答是肯定的,现在的富豪中除了少数的80、90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则是白手起家,荒废了学业,他们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弃了读书,成为一个时代的商业的弄潮儿,他们是成功人士,但同时也是有着极高的商业智慧又缺乏文化修养畸形儿,面对新的商业模式和更广阔的市场,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毕竟敢打敢拼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他们升级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忽然发现原始积累完成后让他们更不踏实,因为现在的聚财与散财就是转眼间的事。没有了当初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敢。因为现代的经济大浪淘沙要比他想象中复杂得多。这一部分人渴望知识,期待充电。
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装斯文,因为他们虽然身处社会名流,穿着阔绰,但是舞文弄墨谈论风花雪夜就差得远了,这时他们只能避而远之,这种风雅他们是欠缺,所以人处名流但骨子里却与之格格不入,他们也要学习,其目的是为了装斯文。笔者对此无褒贬之意,反而到以为不管是哪种人,出于什么目的,渴望知识或者在充电都不是件坏事。
笔者注意到也有反对声,其中不乏因反感而反对,一看到富豪,特别是超级富豪,就出现非理性的反感,所以中山大学举办超级富豪班即可刺破了不少人的眼球,笔者以为,如果通过再教育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认识有了提高更加懂得应尽的社会责任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笔者没读懂的是。设置50亿元以上身家这样的高门槛,意义何在?这般论“资”录取的方式究竟是教育的需要,还是为了给院校脸上贴金或者从这些富豪们的身上得到更高的利益回报,这样的招生标准究竟藏着什么诡异的目的?是让这些富豪们潜心求知?还是花钱买文凭的学位?如果只是一个培训班也就罢了可偏不是,因为毕业后的他们将头顶硕士或博士的光环,这样的教育富豪们是否真的获益暂且不说,但人们的感官已经觉得教育失去了原本的纯正和意义。
其实人们有疑问的除了50亿元身家“招生标准”,还有对于他们能否顺利的学完EMBA教育课程也有疑问,他们丰富的业余生活,多半也是放在生意上,时间如何保证,当千万上亿的生意上门时,他们必须选择生意洽谈,这样的判断不复杂,尽管如此他们最终也可以拿到文凭和学位,能做到吗?金钱面前一切皆有可能。倒是教育此时失去了真正的味道,“媚富”的背后才是教育扭曲,教育根基的垮塌。这是不是教的堕落我们不急着下结论,笔者也希望这些疑虑是多余的和庸人自扰。
人们愿看到的是50亿以上身家的企业掌门人不是哗众取宠。而通过接受EMBA教育进一步加强富豪财富观意识。在纯洁的象牙塔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财富境界;能否实现这一目的恐怕才是人们关注的真正原因,我们希望中山大学的目光不是聚焦在身价50亿富豪身上的财富,而是教育本身。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