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逸夫小学变身4S店这里“慈善”被挪用?

(2012-02-20 08:26:06)
标签:

邵逸夫

捐款建校

4s

草根声音

校园文化

杂谈

分类: ★随意时评
   

陕西逸夫小学变身4S店这里“慈善”被挪用?

 文/随意

 

 

  

陕西逸夫小学变身4S店这里“慈善”被挪用?由香港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款,陕西渭南市交通局、渭南高新区白杨办事处赵村村委会共同筹资190.60万元兴建的“赵村逸夫小学”,于2009年年底建成。然而,在学生上课仅两周,赵村村委会便以学生上学不方便、存在安全问题等理由,将校舍以10年期限175万元的租金出租给了陕西渭南威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逸夫小学变成了汽车4S店,80多名小学生被迫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瓦房里上学(《中国青年报》2月19日报道  

    逸夫小学变成了汽车4S店,是对邵老先生一片慈善之心的嘲讽,是对“再穷不能穷教育”挖苦,是对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又一次践踏。据悉多年来,村民曾多次上访反映无果,今年1月21日,渭南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才责令赵村村委会恢复“逸夫小学”教育用途,但直至记者2月17日走访时仍无改观。一个小小村委会的权力有多大?

    在这起新闻事件中,我们没有看到村委会这个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央政令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也没有看到它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什么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切在这里荡然无存。堂而皇之的“上学不方便,存在安全问题”就改变了一个校舍的用途。

   大家知道学校建设项目从选址、立项到开工建设,其中最主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安全。这方面的论证应该是置前的,建成后的安全评估,在这里不是程序上的问题,恐怕从一开始,就对“善款”的巧利用就有了侧影之心。在这里“慈善”和“教育”被绑架。

    逸夫小学变身汽车4S店,一定是没有得到捐款人的同意,这种随意改变捐款人意愿不仅超越了社会底线,同时也破坏了慈善事业,给当下我国脆弱的且伤痕累累慈善事业的伤口处又撒了一把盐。他们可以置法律而不顾,将学校财产挪威它用,在这里教育精神被彻底扭曲。这是什么?这是对“慈善”和“教育”的亵渎,是对善良的一种践踏,也是对人道与良知的一种背叛。此事被挪用不仅仅是巨额善款,还有人们的向善之心。

    对此地方领导机关,对村民的强烈反应采取的是敷衍了事、置若罔闻。因为村官们找到了“保护孩子安全”人们心中的这根软肋,欺上瞒下。对下花钱封口,对上使钱买路,一切都在按原定设计的方案进行,难怪村民多次上访无功而返。笔者不反对发展地方经济,广开财源增收创收,但是不能把他人的“善良”作为自己获利的资本金,更不能拿教育当跳板,毁教育而饱私囊。

   我们目前从新闻的只言片语很难发现事件的全貌,但是人们有理由怀疑其中是否也流淌着腐败的污血。因为有些地方被评为贫困县,都可以欢天喜地、张灯结彩,更何况学校变身4s店它有可能带来长期利益灿烂远景,村官们想起来就美。我们从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劳心伤神的忙碌,试问究竟其中有多少是为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究竟有多少实心眼的是为了农村旧貌变新颜?笔者以为,他们不会不知道违背捐款人的意愿,巨额善款这般使用,将得到法律的追究和捐款人的谴责;他们不会不知道,打着教育的幌子实则为了小集团利益和中饱私囊,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全社会的谴责。

   但他们还是逆潮而动,这是为什么?是私欲,是贪婪,把别人的爱心转化成了自己的贪欲,把教育国之策当成了他们贬乏教育而从中获取不义财的提款机,这样咀嚼善良,吞咽道德,到头来他们吃的可是人“心”呀,冲击的是社会道德底线的堤坝。

   这里问题的关键不是80名学生又回到破瓦房中读书,而糟糕是他们在此陕西逸夫小学变身4S店这里“慈善”被挪用?次事件中理解了“慈善”也会被恶意利用。因此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决不可视而不见,更不可姑息纵容。

   文/随意【原创】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2-02/19/nw.D110000zgqnb_20120219_7-0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