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鹰爸”带着儿子多多和自己的父亲,参加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超级家长会》录制,和沪上的专家进行激辩,在这次特别访问中“鹰爸”计划将孩子10岁时“送入”清华大学。
“狼爸”渐远“鹰爸”再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确给我们沉闷家庭教育带来不少花边趣闻,起初人们解读“狼爸”时总感有些“反胃”,原因是他把儿女们的成功汇总编辑之后,出台了自己的“打的艺术”,在棍棒教育外表涂上了一层金粉,无论人们是好奇还是恐惧,它确实有闪光点,因为儿女们毕竟成功的上了北大。即便有反对的声音,“狼爸”在成功儿女们的陪衬下,也屹立不倒。
可就当人们感觉到无法从“狼爸”那里取得家教真经的时候,“鹰爸”来了,带着我儿在“极寒天气”里的超能力来了。从此又一位家庭教育“专家”由此出现。极端的做法必然引来极端的话题,许多家长又一次被这类新闻的奇特性抓住眼球,甚至把他们视为榜样,照搬和模仿各种理念和办法。
对于人们的质疑,对于媒体的随意发挥,好在“鹰爸”对此都有所准备,因为“雪中裸弟”只是他计划的开始,况且对孩子的“特殊训练”也确实没什么能持续热度和亮点,于是思量之后“让儿子十岁进清华”的中长期规划开始形成。似乎要向人们说:“狼爸”只不过把别人的成功窃为己有的“窃贼”,而我要告诉大家我才是“圣贤”,在他看来狼爸儿女们过去是可以随意编造,但自己要展示给大家的是一个“超人”是如何诞生的。这样同步再现超能力的超人今天与明天,人们虽然有所期待,但这样的疯狂不要说我们望尘莫及,恐怕“狼爸”也要败下阵来,因为“鹰爸”这一招已经预约了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关注度。
曾经的“虎妈”带来了钢琴热,“狼爸”也险些让鸡毛掸子在市场上“脱销”,“鹰爸”可能会让九年义务教育缩短,有可能吗?发挥想象空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是否真实另当别论。
看来鹰爸那股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决心已下,由此带来的风险是什么,恐怕“鹰爸”也心知肚明。自己是在把孩子应有一次成长经历,当成家教的试验过程,当成一次快餐叫卖,其结果会怎样呢?我们真的多了几分担心。
我们都有过童年,也不止一次的有过“特训”的经历,当家长的脚重重踢在自己身上;手重重的打在脸上;因为一点小错寒冬腊月罚站在门外不让进屋吃饭的时候,我们心中可有过丝毫的愉悦?肯定说没有过,对于这样的“疼爱”我们记忆犹新,或许出自尊重我们可以违心的说上“这是大人们对我们好”,可是内心又如何呢?恐怕那种难以启齿的感觉至今都难以忘怀,这是什么?这就是暴力在体内深埋的根。
当主张特训的“鹰爸”再想把孩子打造成“超人”的时候,其实已经先把自己看成了“超人”,有人说他膨胀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其实不假。虽然开通微博美其名曰是讨论,现在对于他已经是油盐不进了。直面的批评不理不睬,善意的建议也如同耳旁风。“鹰爸”的所谓的特训就是逼着孩子挨冻、裸跑、爬山、游泳,在他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智力暴涨,笔者查了能查到的资料都没有找到可以支撑他之一理论成立的依据。我是有些气馁了,因为自己不是"超人"也成不了"超人"。
我们看到鹰爸的未来计划,不论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还是站在孩子的角度,都会毛骨悚然,“鹰爸”口口声声对孩子是了解的,但是从目前“鹰爸”的膨胀程度看,恐怕连自己是谁都不认了,尽管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尽管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差,这样一位连自己都无法认识的“专家”,又如何正确客观的认识孩子,又怎么能够认识周围人的善意。
照片上的孩子天真可爱,对发生过的一切朦朦胧胧,对即将发生的种种特训还一无所知,“鹰爸”是魔鬼还是圣人?孩子要自己品味。目前天才少年为数不少,10岁上清华、北大也不会感到奇怪,但是这样“特训”打磨出来的孩子会怎样?目前怎么下结论都为时过早。“鹰爸”不是在用时间来证明吗?我们拭目以待。如果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也要尽快“迷途知返”,没有人逼“鹰爸”骑虎难下,但是要提醒的是疯狂必然丧“智”。
笔者仍然坚持:尊重孩子,多多交流,切忌宠溺,严格有度的教育理念,反对极端特别是“特训”的极端做法,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轻易受到其他家教方法的影响,切勿因为自己的意志薄弱和思维混乱,到时让孩子无所适从,成不了“超人”反受其累。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