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年关再发力说明啥?
文/随意[原创]
又到年关,春节将至。有些人要比以往忙碌了许多,这些人早已被称之为基层党政干部的“弱势群体”,听起来有些荒唐,因为他们与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由来是2010年6月间《半月谈》报道的一则消息,在受访者基层干部达45.1%的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这是因为公务接待使他们备受折磨。在过去的一年中,不少官员尤其是基层干部过得并不轻松。在吃喝风盛行今天他们有压力,有困惑,就是不知如何应对。对年关的吃吃喝喝他们做足了功课,始终处在尽管有些不得已但又必须为之的尴尬境地。
“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年关再发力说明啥?自元旦左右开始大大小小 的公务接待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已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行政办公室的日程安排表上,接待和被接待几乎占去了全部,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身边因接待应酬不知叫多少基层干部住进了医院,为此基层干部戏称:“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来描述基层干部把此项工作看的是何等的重要。有报道在广西某县级市,政府竟提出了这样的口号:“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产力”。但是更残酷的是官员因接待宾客喝酒猝死的新闻屡见报端,而且可笑的是因此“因公殉职”而追认为“烈士”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这一切依然能没有让我们警醒,反而喝酒已成为接待工作的中心工作,成为基层官员的“必修课”。同时他们心中也是纠结的“既怕来人,更怕人不来”,是基层干部矛盾心态的写照。在广西崇左市某县招商部门领导诉苦道。“应酬是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时一天甚至要接待三四批来客,常年喝酒应酬,身体喝垮了,家里的事情顾不上。”
不可否认目前一些地方公务接待已成为基层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有的人甚至直言:“如果不陪吃陪喝,工作不会这么辛苦。”可见基层干部对泛滥的公务接待已经不胜其烦。其实,国家对“公务招待”的限制十分严格,但是规范和约束往往敌不过“潜规则”。也有人戏说“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特别是年末的接待是“重中之重”,上级领导通过被接待考察下级的是否对自己尊重,给未来看碟下菜找理由,下级基层干部通过接待表现自己对上级的真诚与谦卑。为的是自己的未来的仕途路。当我们看着那些举着酒杯互相恭维,口口声声说着“什么都不说了全在酒中”的废话时,难道不是我们所谓酒文化的悲哀吗?在民间长期以来就有借一顿饭、一顿酒化解一年来的矛盾之说,在官场将此又进一步发扬光大,把年关得“饭局”作为自己在官场立于不败之地的表演场,也是实实在在的一场人际关系的秀场。场内有酒气、有烟雾、还有就是人们的贪婪。
之所以要把年关接待搞好,在一些干部认为,一年了工作上干得再好,在接待应酬上不周到,也可能阴沟翻船。因此在哪里接、在哪里吃、是否一把手陪同、饭菜档次等等这些细节成了接待是否成功的关键。对领导的喜好、口味等成了接待单位提前准备的“情报”。工作细致程度几乎无可挑剔。基层干部深切的懂得平日里的工作或许会出现瑕疵,但是年末接待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特别是对那些社会的综合部门更要做到事无巨细,众“婆婆”面前谁都不敢小觑。对有的检查组讲究档次、规格,带吃带住带玩,也一个都不能少。
这种以“酒量”“酒风”作为公务接待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必将产生很大的危害。首先,助长党政机关的奢靡、铺张和攀比之风,推高了行政成本,挤占了公共资金。其次,给一些人提供了贪腐的机会。再者,恶化干部群众关系,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早在2006年,中办和国办就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党政机关不得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严禁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接待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纪念品等。这些规定可谓切中时弊,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令行禁止。官场“潜规则”约定成 俗的陋习和官场的腐败远比《规定》行得通、畅得快。
其实,无论是接待的还是被接待的单就“饭局”多数是厌恶的,可为什么年年搞,年年高。说穿了就是拿着公款做攀比,在这片沃土上,官场腐败不论是哪类种子都可生根发芽。可见如果不从上级部门入手,如果不从政府部门入手遏制白玩、白吃、白拿,指责下级接待部门,恐怕治理效果不大,而且也打错了方向。打破“潜规则”是件难事,对基层政府来说,就要冒得罪上级部门、单位的风险。所以当一个地方的发展过多受到条条块块行政权力掣肘时,它必然需要用“讨好”这些权力的方式,为地方发展打开通道。另外在很多单位,公务接待成了一个大箩筐、无底洞,什么都可以往里扯,什么都可以朝里报,一笔糊涂帐,招待费居高不下、吃喝风屡禁不止,也使官场腐败不断的滋生和蔓延提供适宜的温床。
公务接待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必将产生很大的危害。首先,助长党政机关的奢靡、铺张和攀比之风,推高了行政成本,挤占了公共资金。其次,给一些人提供了贪腐的机会。第三,恶化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因此,遏制吃喝成风、走出公务接待困境,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逐步根除“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的官场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