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纠结,看待被颠覆的《水浒》
文/随意[原创]

实话说,新《水浒》只看了20集,做不出整体的评述,看了网友们的评论也难附和的去说好与不好,因为那些总无法代表自己对新《水浒》的看法。但是从目前的改编名著的电视剧的现象看,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谁再受尊重原著这话的蛊惑,仍在里面打转转,必死无疑。新《三国》成功了,新《红楼》失败了,就是一个挺好的例子。
说到《水浒》,简直就用“颠覆”俩字来概括一点都不框外。它颠覆了故事的叙述,颠覆人物原有的特质,你几乎无法用过去对《水浒》的记忆和认知与新《水浒》合拍,在老板的《水浒》中过于看重了回体(章回)小说的叙述。当然,如果现在重播也会有人看,但绝不会感到过瘾,因为靠单薄的故事串连起来,缺乏故事的张力。新版《水浒》纵然在疯狂的颠覆,但是被人们接受了。这是在今天互联网、高密度信息的时代里人们习惯了在同一时空里去了解发生的事和故事里的人。看来编剧此前对人们如何看待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和人,做足了功课。
从目前看新《水浒》的收视率有超过新《三国》的可能性,因为新《水浒》它彰显了个人英雄主义,贴近时下焦躁不安的大众口吻,他不同于《三国》的权利欲望者的谋权谋势,争天下的贪婪表现。
说到新《水浒》人物刻画,要说宋江的变化是最大的,李雪健版的宋江从他一出场就发闷,人人都叫他大哥,可这位大哥实在是窝窝囊囊,确是缺少了能让天下众江湖好汉尊敬、佩服的大英雄,大豪杰风范。反而倒像一个老实人,老好人“道德模范”,这样的人物刻画比较贴近原著,如此再搬上荧幕肯定大家不喜欢,几乎人们都要问了,众好汉为什么要跟着这么一个既无风度,又无主见的大哥,简直就是徒有虚名,有时还要装出自己很男人,可怎么装就是不像。而张涵予版的宋江却有所不同,一出场就会给你异样的感觉,此人看起来唯唯诺诺,但骨子里透着坚韧,眉眼之间流露出一种豪气,所以才使得公孙胜带点“仙气”的人物,都不得不避让三分。新版《水浒》改掉了宋江弱智的形象,反而显得有几分机敏和对仕途的迷恋,他是一个特别纠结的人物,这样人最后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吴用的刻画,编导和导演有点小气,在梁山众豪侠中就数吴用是个大智者,可是吴用这个顶天立地的人物,在新版《水浒》中描述成了穿着文化外衣的只会耍些小聪敏、小把戏的骗子,如果当年遇上方舟子不给他揭个底掉才怪呢?可能再往后就会好一些。
对胡东刻画的林冲不意外,意外的是对林冲相貌,旁人的说法颇有现代气息,特别是进王府这场戏众人对林冲相貌赞许和调侃,与时下人们思维和言语有太多的相似。
当然最惊喜的是武松和潘金莲的感情关系,在新版《水浒》中用不少的笔墨,这也是颠覆最大,也是最受网民痛批的。其实,我特别为潘金莲感到不公,在《水浒》女人中她是最不幸的,她是最苦命的,也是最可怜的。少女失贞,后来又当物件买来买去,嫁给了三块豆腐高的武大郎,她对生活是绝望的,可是遇见武松在他心中蒙发出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在她心中不管自己与多少男人上过床,所能托付终身的只有武松。可是最终也不可能实现的“叔接嫂”,这是因为起初的作者施耐庵对潘金莲太有成见,如果当初要是设计成“意外交通事故”,或“意外高空坠落”等等,总之有无数方法都可以让武大郎死掉,可是没有,偏偏安排潘金莲是直接参与者。

这样的设局,也就让后来人无法翻案,不能不说这是作者施耐庵对潘金莲美貌的妒忌,如果不是这样,估计编剧与我的想法一样,一定会成全了他们,上演一出在平湖地区流传已久的“叔接嫂”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