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月18日《今晚报》发《诗家不幸百姓幸》

(2022-05-18 08:28:34)

诗家不幸百姓幸


有诗为证:

生长芸间已异方,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坡翰墨场。

沧海何尝断地脉,朱崖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使信东坡眼目长。

这首诗不是一人写的,是兄弟俩合写的,兄是苏轼,弟是苏辙。兄吟两句,弟咏六句。苏轼写的两句是:沧海何尝断地脉,朱崖端合破天荒。断句断了很多年,及兄弟俩阴阳两隔,才使断句补成完章。

这首诗是兄弟俩写的,写给一个人的,这人叫姜公弼,是青年才俊,海南岛人。姜生好比是湖南人刘蜕,在海南是破天荒人物。唐朝开国五十年,刘蜕考中进士,时谓湖南破天荒;宋朝开国百五十年,姜生中进士,时谓海南破天荒。

这首诗是有故事的。苏轼被贬海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竹杖芒鞋轻胜马,海南风景好,苏轼诗酒不风流,诗是风流,酒难风流,没得太多酒局,却有蛮多诗情,山水间寻了不少诗;若有无风雨也无诗,苏轼便纳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姜生便是天下英才,文章写得蛮好,“文气雄伟磊落,倏忽变化。”苏轼纳之,育之。苏轼离海南,归中原,姜生持一扇,请恩师给扇面题诗,苏轼挥笔,扇题两句:沧海何尝断地脉,朱崖端合破天荒。写了两句,不写了。姜生请先生写完,苏老师说:不写了,你的诗得你写完,写好;苏老师意思是,你写好申论,到时我再给你写完:“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

姜生果然异日登科,扁舟渡海,去了广州应试,一举首登龙虎榜,破了海南大天荒。功业初成,而恩师长逝,“后唐佐(姜生)自广州随计,过许昌,见颍滨(苏辙)时,东坡已下世。”这说的是,崇宁二年(1103),姜生到汝阳,拜见了苏辙,睹弟思兄,拿出了苏老师未竟之诗,苏辙睹扇思兄,磨墨挥毫,承兄诗绪,完篇诗章。

姜生生长海南化外之地,若不遇苏老师,他也许中不了进士;三生有幸,他遇了苏轼。他遇到苏轼,得益于苏轼遭遇不幸。苏轼一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贬再贬,贬到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每日睡到自然醒,这下章惇心里过不得,你若安好,如何得了?你苏轼不是字子瞻不,儋字像瞻,你去儋州吧。苏轼便一路仓皇,风雨渡海,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孤悬海外,悲从中来,“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

苏轼被贬海南,内衷苍凉,心情悲壮。谁叫他是苏轼呢,短暂伤感之后,苏轼又快活起来了,平时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在海南找诗找远方。苏轼的诗与远方,不是海南,而是文化。苏轼在海南,虽然,“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苏轼与民种田,修路,架桥,更多在兴文教,苏轼居载酒堂,直把载酒堂当成了大学堂,召海南青年学子,“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其中姜生,便是其徒。

名师出高徒,其中高徒,便有姜生。有好事者曾统计,海南自姜生之后,人才辈出,自宋至清,海南共有举人七百六十七人,进士九十六人。自唐至宋,也有好几百年,海南不曾出过人才,苏轼到后,人才泉涌,人才辈出。考海南人才之出,“宋苏文公之谪儋耳,讲学时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这就奇了怪了,海南虽是化外,却也在寰宇,也设了官员,理论上亦当有教化,何故又教不出人才呢?蛮荒之地,官人虽有,多半是土包子,书是读了一些,他们读书为的是做官,自个做了官了,一生事业便是在做官,其做官或管税收,或管官司,管文化,管文教,是蛮少的。管税务,管司法,那是管钱呢。黎民来打官司了,官人高兴,来钱了,钱来了。落后地区,官人眼光所及,便是文钱,不是文化。偏远地方,纵或出了文人,多是个人奋斗出的,地方对文人做了何事?设了文学奖不?给文人带过红绥带不?别说支持文化人,不打压文人,便是其对文化做的最大贡献。

苏轼是大文化人,文化人眼力不一样。文化人到蛮荒地,有不一般的眼力,有不一般的心力,其眼力是先重教化,其心力是首重文化。苏轼将载酒堂,打造为大学堂,便见端的。也不止是苏轼,韩愈也是,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到潮州,他为圣明除弊事,便是重文重教育,韩愈在潮州八个月,功业胜过土包子八百年,有人总结了韩愈在潮州之行政,有四大功绩:办学校,兴教育,治水患,驱鳄鱼。其实不止,韩公还大兴人权,解放奴隶;引进良种,搞农业结构调整;推广官话,让岭南与中原文化融合,“刺潮八月,兴学范民,存恤孤茕,逐远恶物,拨伪反真,剔腐除蠹,以兴典宪。”没有韩愈,便无今日潮州文化之盛,“去京华万里。化蛮烟瘴雨。胥泽诗书,从此遂称名郡。”

没有柳宗元,永州怕还得有很多年“万古如黑夜”;有了屈原,湖南才有可能成屈贾之乡,伟人故里。中国历史,有个现象,叫流放文化。皇帝使恶,将大批大咖,逐出朝廷,贬谪到蛮荒之地。幸耶?不幸耶?大咖是不幸的,百姓却是幸的。大咖到得化外,化悲痛为文化,他们到得这些地方,以智慧来教化地方,以文化来文明地方,使得这些文化蛮地,成了文化胜地。

得感谢皇家?皇家把这些大文化人置江湖之远,使江湖之远,从此有了诗和远方。江湖之远得感谢庙堂之高?不,不谢皇家,皇家并无主动遣文化人去文化疆域,他们本在打压文化人。得感谢的是文化大咖,他们是知识老年,上山下乡,苦难创辉煌,受苦受难之后,不曾怨天尤人,反是精神振作,把自己掌握的文化,流布地方,拉平了文化差异,拉高了文化高度。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家不幸百姓幸,士到蛮荒文化兴。士人被贬,真个是知识中老年上山下乡,在广阔农村大有作为,作了大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