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泊为何爆发蓝藻水华?

(2012-08-31 20:09:31)
标签:

蓝藻水华

湖泊保护

杂谈

分类: 政协论坛

湖泊为何爆发蓝藻水华?

(编导撰稿:忆梓  摄像:王凯  大蔚  主持:冯莉  制作:芮又铭   编审:桂林)

201292  武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政协论坛》栏目播出)

 

(导视)近日,我市一些湖泊相继爆发蓝藻水华,污染湖水、散发臭气。蓝藻水华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危害?蓝藻水华暴露了湖泊保护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治理?敬请关注今天的《政协论坛》。

 

(主持人)我们武汉因为湖泊众多,被誉为百湖之市,这不仅令我们武汉人感到骄傲,也让不少兄弟城市羡慕不已。保护好这些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市一些湖泊相继爆发蓝藻水华,不但污染了湖水,而且还散发着阵阵臭气。

 

(解说)记者在菱角湖公园看到,靠近公园马场角入口处的水面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绿色糊状物,夹杂着落下的树叶等杂物,散发着阵阵腥臭味,不少在此游玩的市民都不得不扫兴离去。

 

(采访)市民:就生活在这附近嘛,闻到这个臭味嘛,这个味道非常不好闻。

(采访)市民:气味难闻,得抿着嘴巴走。

 

(解说)记者走近发现,这种绿色糊状物是一棵棵细小的藻类。据了解,这种藻类叫蓝藻,夏季常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有腥臭味儿的浮沫。记者在采访时,正好遇上在现场组织抽排“绿藻”的江汉区湖泊管理所工作人员,他们已经在该公园陆陆续续抽排“绿藻”两个多月了。

 

(采访)江汉区湖泊管理所工作人员 谢仁伟:像这种发出腥臭味的,估计两三天就把它搞定了。但是像那种样子的,那种比较稀稠的,可能得一段时间。

 

(解说)记者随后探访了汉口其它多个湖泊,发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蓝藻。江汉区湖泊管理所负责人表示,他们会继续加大对蓝藻爆发湖泊的治理力度。

 

(采访)江汉区湖泊管理所所长 潘瑞静: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一个就是排水泵抽排法,抽出那个表层水,把蓝藻带出去;第二个我们就说在适当的时候投放生石灰,进行这个(灭藻)。生石灰主要就是综合水体的一个酸碱度。然后就是中断它的一个光合作用,起到抑制蓝藻生长的(作用)。

 

(主持人)美丽的湖泊为什么会爆发蓝藻水华?它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危害?又该怎么来治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市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仁辉先生;江汉区政协委员、江汉区民革副主委刘元先生。欢迎两位!咱们的李主任是藻类的研究专家;我们的刘主委呢,也参加过相关的调研。说起蓝藻水华,一般人还不太了解,那么什么是蓝藻水华?蓝藻水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市九三学社社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仁辉:蓝藻水华实际上它是一个在水中一个现象。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就是说有蓝藻这样微小的这种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产生这种颜色,着色,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就叫蓝藻水华。当然蓝藻水华它这个产生啊,它现在好像都在一些污染湖泊出现的一个现象,那就是说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它有几个特点:第一,首先这个水体营养比较高,我们也就说水体比较肥,就是说水体富营养化这个现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水体里面,好比说氮啊,磷啊,碳啊,像这些元素含量比较高。

 

江汉区政协委员 江汉区民革副主委 刘元:武汉市由于这个气温比较高啊,特别在这个六到九月份的时候,这个湿度也比较高啊,就这个时候呢,武汉市特别容易产生这个蓝藻水华。它跟我们这个气候阿,跟我们武汉市的湿度阿,都非常有关系。

 

市九三学社社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仁辉:第三呢,就是说它这个水体啊相对比较静止,不是流动(的),好比在河流里面我们就没有发现这个蓝藻水华。为什么主要是在湖泊里面?它就是在这样一个水体静止的条件下,就是说容易产生(蓝藻水华)。

 

(主持人)蓝藻水华除了我们直观能够感受到的污染湖泊、臭气熏人之外,它还有哪些危害呢?如果人一旦接触到了,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该怎么来处理?

 

市九三学社社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仁辉:蓝藻水华它的这个危害啊,其实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由于它这个里面产生的代谢产物,有一大类是属于异味物质,就说产生那个气味物质,所以我们感觉臭气熏天,实际上主要来源于这种物质。但是另一类呢,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其实这个也是危害比较大,它能产生许多种的蓝藻毒素。这个蓝藻毒素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肝毒素;还有一个是神经毒素。当然了,没有大量受这个蓝藻水华,没有饮用蓝藻水华水的情况下,好像就是没有立刻反应。但是它有一种慢性的,特别是肝毒素,它甚至会产生这个肝的癌变现象。

 

江汉区政协委员 江汉区民革副主委 刘元:一般我们这个游泳的朋友啊,接触到这个蓝藻水华以后啊,容易产生一些皮肤过敏啊,慢性的炎症啊,那么这个一般的回家冲洗掉,迅速用清水把它清洗掉,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没什么大的问题了。

 

市九三学社社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仁辉:除了刚刚说的那两个主要的方面之外,其实它还有个对水生态系统,就包括它对产生缺氧现象,还有它自己过量的繁殖,会降低其他生物(生长繁殖)。包括缺氧呢,也是会阻止其他生物的生长,所以说它会降低(其它生物的数量)。从生物多样性来说,其他的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就要降低了。

 

(主持人)根据我们记者调查,汉口这块除了菱角湖以外,还有多个湖泊出现了蓝藻水华的现象。咱们武汉是百湖之市,那么就全市而言,全市有多少个湖泊面临蓝藻水华的威胁呢?

 

江汉区政协委员 江汉区民革副主委 刘元:据我们对武汉市六十个湖泊的调研的情况来看,符合二类水质的有七个,符合三类水质的有五个,符合四类水质的有三十一个,符合五类水质的有十个,符合劣五类的有十七个。那么五类和劣五类的二十七个湖泊,就存在蓝藻水华爆发的潜在的威胁。

 

(主持人)官桥湖是东湖的子湖之一,这次也爆发了蓝藻水华,原因就是排污入湖。其实早在2007年,我市就投资4200万元启动了官桥湖截污工程,工程竣工以后,号称是“东湖最大的排污口被堵住了”。但事实上,官桥湖的排污口并没有完全关闭。为什么会出现一边投资治污,一边排污入湖的这种现象呢?

 

江汉区政协委员 江汉区民革副主委 刘元:目前整个东湖地区还有十几个排污口没有被堵住。官桥湖周围有三个比较严重的排污口:一个是这个风光村有一个排污口,一个是洪山财政局有一个排污口,另外一个就是武汉体院有一个排污口。这三个排污口一直在向官桥湖排污。目前官桥湖每天纳污的大概有近万吨的污水,仅仅靠这个龙王嘴的污水厂肯定是处理不了。那么这个以上现象就暴露了我们管理层监管不利啊,管理不到位啊,有些问题。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说明我们整个城市的排水截污工程比较落后,那么整个城市的排水跟不上我们城市现在的发展。那么有些湖泊还兼具着调蓄的功能,那么只有进一步加大了排水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降低城市湖泊的调蓄功能,那么才能够保持湖泊的水质,降低蓝藻水华的爆发的危机。那么另一方面今年九月份,我们龙王嘴的排污(扩建)工程有望开工,到明年年底有望建成,就可以彻底解决官桥湖的水质问题。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官桥湖的主湖——东湖主体水域,蓝藻水华从1985年消失以后,至今已经有27年一直没有复发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市九三学社社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仁辉:有一个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往东湖里面大量的养殖鱼类。滤食性鱼类,主要表现在鲢鱼和鳙鱼。鲢鱼和鳙鱼大量的养殖,至少对东后湖里面蓝藻水华的抑制,是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们水生所的研究,不管是从野外还是实验室的认证上来说,在这一点得到了验证。

 

(主持人)看来在湖水里养白鲢、鳙鱼,鳙鱼就是胖头鱼,是消灭蓝藻水华的一种好方法,既生态又环保。那么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控蓝藻水华呢?

 

市九三学社社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仁辉:从蓝藻的防控来说,实际上我们可以划分为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和生物的方法。我们说化学方法,最主要的是加一些化学剂物,就是我们所说的除藻剂,例如硫酸铜。它除了立马能把蓝藻灭掉之外,它实际会带来这个二次性的污染。所以说这个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或者是水体跟饮水不相关的情况下,可以偶尔使用。但是一般我们坚决的不提倡,因为它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对它的这个生态破坏是很厉害的。物理的方法呢,实际上我们可以加一些,好比说一些絮凝剂,絮凝剂就是使蓝藻它可以絮凝,沉淀到湖底去,水就可以暂时的变清。还可以用超声波啊,也是把蓝藻压下去。

 

江汉区政协委员 江汉区民革副主委 刘元:这个可以置换水体,把湖底的淤泥清除掉。这个2010年,我们江汉的西北湖曾经就把整个湖水把它清除掉排掉,然后清除掉湖底的淤泥,然后在湖体的旁边建立湿地,那么让进入西北湖的水首先进入湿地,进行清污排污以后,再排入这个整个水体里面,尽量保证整个水体质量的提高。

 

(主持人)那现在西北湖的情况怎么样啊?

 

江汉区政协委员 江汉区民革副主委 刘元:现在目前这个西北湖的水体比治理前要高很多。治理以前是属于劣五类的,目前至少是属于五类的水质了。

 

市九三学社社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仁辉:但是这些方法也都是一种比较短期的效应。为什么?因为它的污染源你没有给它带走。真正长远的来说,你还是要截断污染源,减少水体的营养物质,这才是根本的。如果是你没有在截断污染源的情况下,所有的措施我们都可以说,它是一种应急措施,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彻底的来给它(抑制)水体的营养,防止蓝藻(发生)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