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少波:力推企业管理信息化

(2011-04-16 10:19:53)
标签:

忆梓

周少波

索软

企业管理信息化

财经

分类: 商道

《商道》片头

周少波:这十几年的磨练,也是慢慢的真正把武汉的软件产品,能够把它带到全国去,我想我们这个团队还是有这种可行性的,可能的,因为好歹我们也经过十二年的磨练,十年磨一剑,是吧,我想这是管理这一块,我们的理解。我们有管理咨询,有索软科技,有十二年的口碑,的确帮助很多企业从小做到大。

本期《商道》嘉宾周少波,敬请关注。

 

 

周少波:力推企业管理信息化

http://s9/middle/64bb72b9ge49fe1b86798&690

 

(主持人)打开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企业轮廓立现,企业的产品应用、行业解决方案、成功案例比比皆是,用心细细搜索公司董事长周少波的报道,却是少有消息。十多年来,周少波走过了一条在别人看来很难成功的路——产业定位是财务及ERP管理软件,用借来的三万元钱,把索软公司从只有3个人的软件服务社发展成为湖北省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之一。他用最简单的语言概述了自己的创业:“把荣辱交给未来,把伟大交给过程。”

 

(配音)周少波,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索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索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楚商网总经理、武汉索软重庆分公司董事长、武汉索软仙桃分公司董事长、第二届武汉全民创业“十佳”创业人物、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持人)1995年,周少波应聘到一家软件公司打工。他认为做一个项目要从整体着眼,强调团队协作,而这家公司却只有“分工”,没有“协作”。公司每承接一个项目,都要重新开发一次,成本很大,于是,他计划着运用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做一套灵活的、可重复使用的软件开发平台。而这家公司根本没有实力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研究这个项目,为了自己的理想,他选择了创业。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我们感觉到,很多公司,特别是软件公司对客户的服务意识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可能他们仅仅定位在把产品卖出去,在服务上还是存在问题的,当然这跟你公司的定位有关。在打工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一点:在创业的时候,我们选择创业项目、行业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标准,我当时给自己定位的标准,第一个就是,是一个朝阳的产业,在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它能够有长足的发展;第二个就是,应该是国家支持的,更具体一些,就是这种产业对国家还是有贡献的,可以造福人民的这个东西,这就是我当时创业的一个标准。

 

(配音)周少波刚开始创办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时,整个湖北的管理软件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想打开市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任何创业的前期,我想都是两大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客户对象在哪里?因为你前期(公司)小嘛,别人不一定认可你,我们的市场在哪里?或者说我们的钱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就是资金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你需要去垫资,特别是前期,你基本上不可能跟很多公司有(业务往来),可能同样的水平,因为你(公司)小,所以很多时候需要垫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因为小嘛,我们往往都是先垫资帮别人做,做得让别人认可以后,这个东西真的帮我提升了管理,别人才付钱。

 

(主持人)刚开始,周少波总想着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公司做下来,包括产品和市场。后来他发现这样的想法非常错误,凭借他的时间、经验和精力,根本就没有可能搭建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他开始寻找一个足够大的平台,借助那个平台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快,他发现当时有一种名叫金蝶的软件很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相同的理念使他很快和金蝶软件进入了合作阶段,索软成了湖北第一家代理金蝶软件的公司。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应该说我们索软在中国是第一家在省会城市有代理存在的公司,这一块我们的确是付出了很多:一方面跟(金蝶)总部沟通;第二个我们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我们的业绩,证明我们公司的存在。现在回头看,现在全国大的管理软件公司都在寻求像我们这样的代理(公司),我们在这一块还是比较正确的。

 

(配音)在代理产品有了一定的销售基础之后,周少波认为自己开发产品的机会也已经成熟。2002年,他组建了十多人的研发团队,开发出了适合本地企业需求的软件产品。拥有自己的产品,这让索软在软件行业里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我记得当时湖北双环科技,也是上市公司,应城的,他们除了买财务软件以外,提了一个很特别的需求,/我们就成立了研发团队,我们成立以后,我们就给很多企业开发了一个很适合他们的产品。/我们有这个团队以后,我们公司的整个面貌,就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内部这一块,我们的技术实力上了一个层次;第二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客户对我们认可,有了依赖性,信任度就提高了。除了通用的东西,你还能针对他的情况来开发或定制,服务就多了一项嘛,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公司应该说走入了一个快车道。

 

(配音)长江航道局主要从事长江干线航道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和航养费征稽等工作。从宜宾到泸洲、宜昌、武汉,再到南京、上海,管辖范围很大,每个季度的核算都需要两个人加班加点,花上半个月的时间,而且还经常出现错误,自从索软为他们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后,只需十分钟就可准确无误地完成报表工作。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我想这种管理效率,这就体现了一个管理工具的作用,十五天两个人,还得加班,我们只用十分钟,这就是管理工具的作用,这是第一个;第二我记忆很深刻的,我们当时跟杰士邦,很有名气,“人福”下面一个公司,/它也算是医药流通(企业),它生产不在武汉,它是流通、营销,在上信息化之前,它的财务总监,包括它所有的财务人员都在加班,上完(信息化)以后,它的财务人员,包括财务总监基本上很轻松了。如果说原来是周而复始忙的话,他现在只用花一个星期就做完了。

 

(配音)随后,索软开始扩张,先后成立了武汉索软仙桃分公司、武汉索软重庆分公司。并成为了金蝶集团全国十大白金核心伙伴,湖北金蝶实施服务中心。20089月,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索软面临考验,即使如此,周少波仍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周少波认为,危机之下一定潜在商机。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金融危机发生了,很多企业购买需求就下降了。这肯定跟我的性格有关,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我们必需创新嘛,所以我就想,是不是我们眼界不够宽,我们是不是仅仅看到湖北市场。同时我也相信一点:危机,除了危险以外,还有机遇,这样构成危机嘛,所以我想,是不是到北京去看一看,打开(眼界)。其实我当时去北京,真的是两个想法:第一个,就是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机会没寻找到;第二个,是不是我的眼界,或者是我的想法太局限了,是不是去看一看。我们就在北京当时成立了分公司,成立北京索软。

 

(配音)周少波发现,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受金融危机影响也很严重,尤其是2009年初北京楼市出现拐点,销售量大幅下滑。在针对楼市的各种软件里,除那些具有单项功能的,还没有一款能集合财务、项目、售楼及成本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系统软件。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因为我们毕竟研发团队也成立了大概/五六年,我们能不能开发一整套管理系统,面对一个细分行业的管理系统,比如说像房地产的管理系统。这样的话,现在我觉得对我们帮助就很大了。/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它不好卖了,它都在搞管理,售楼也好,成本也好,财务也好,物业管理也好,我们用原来在危机中做储备,我这样理解,危机中,我觉得机会是你在做准备,因为本来这个市场很疲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是在危机中做了准备。现在我们在这个市场中,我们感觉原来的准备,现在对我们帮助很大。

 

(配音)2009年,在创业十年后,周少波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企业除了需要信息化管理外,更需要资金、人才、政策和信息的直接沟通。于是,他找到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谈了自己的想法。很快,一个集政府的政策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资源,相关协会、商会的人脉资源和中小企业的企业资源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中国楚商网正式创办了,中国楚商网全部由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和运营。

 

(主持人)十年创业让周少波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企业除了需要信息化管理外,更需要资金、人才、政策和信息的直接沟通。他说,自己以前都是埋头做事,很少注意对企业品牌的打造和宣传,现在,该是索软打造自我品牌的时候了。

 

《商道》感悟

(采访)武汉索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少波

我觉得我跟他们是共同体,我跟我们的员工是共同体,只要说,在我们制度内,该你得到的,就是你的,我们现在每个员工都是为自己在做,不是为我来做。

 

 

 

本期《商道》

编导:忆 

摄像:何安夏

播出:2011.4.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