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建顺:回报家乡 打造美丽大草原

(2010-06-10 11:39:37)
标签:

忆梓

商道

吴建顺

企业家

木兰草原

杂谈

分类: 商道

 

《商道》片头

吴建顺:做这个木兰草原我感觉最深的,一是回馈社会,回报社会;其二也对当地农民献了一份真正的爱心。/如果靠施舍的办法献爱心,只能感激一时。/我认为这个项目一做以后,能够彻底改变这个位子农民的(贫穷)命运。

本期《商道》嘉宾吴建顺,敬请关注。

 

 

吴建顺:回报家乡打造美丽大草原

 

(配音)蓝天白云、广袤草原、骏马奔驰、别样敖包……如今在武汉也出现了这样一个有着浓郁草原风情的旅游度假区。30年前从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走出来的吴建顺,带着造福家乡的美好愿望回到故土,带领众乡亲努力成就着一个“草原”的财富梦想。

 

人物名片:吴建顺,武汉长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江汉区政协委员。

荣誉榜单:先后荣获2008年度“武汉地区创名牌十大优秀人物”、“黄陂区首届优秀创业青年”等荣誉称号。

 

(主持人)1962年,吴建顺出生在黄陂王家河镇聂家岗村。因为家庭困难,初中没毕业,吴建顺就辍学了。为了能挣点钱补贴家里,吴建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那一年他16岁。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沙市是最辛苦的一年,一天做12个小时,这个时候是20岁不到,我每天吃不饱,生活吃不饱,经常累得吐苦水,吐不出来,没有东西吐,就是吐苦水。就是纯体力劳动,一天十几个小时搞搬运。辛辛苦苦做一年,我印象最深的,辛辛苦苦做一年,是一分钱工钱没有(拿到)。回来是20块钱,当时是正下大雪,下大雪回来以后,发20块钱。在沙市没有车子通武汉,在火车站呆了一天,第二天转船回武汉,在船上呆了三天,那年下大雪,回到(武汉)以后,是分文没有,找亲戚借一块钱转车到黄陂,几天没吃饭。

 

(配音)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吴建顺又陆续在宜昌、随州、襄樊等地打工,也是辛苦一年,却拿不到一分工钱。四处漂泊打零工的生活,让吴建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定感。从那时起,他决定扎根武汉。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在武昌那个时候,白天帮小工,晚上做搬运,兼做两份工作。生活条件也是很低的,那个时候一天就是块把钱,一块多钱的工资。加晚上加个班,做六七个小时,也只赚到几角钱,拉板车、踩三轮车、拖建筑材料,那是相当辛苦。

 

(主持人)做苦力的工作既辛苦又让人瞧不起。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吴建顺铁了心要改变现状。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当时做泥瓦匠,那个时候在学徒,学徒在武昌彭刘杨路,从2层楼掉下来,当时做泥瓦匠很苦,再是条件又差,当时掉下来掉到灰凼子里去了。当时(人们)根本就把做泥工不当一回事,一个街坊看见你掉下来,说完了,掉个人下来了。街坊一个人说那不是个人,那是个泥瓦匠,掉下来的是个泥瓦匠。/不把你当人看,是最辛苦的工作。

 

(配音)1987年,汉正街兴隆起来,很多地方需要建房。有些工程队承包了太多的工程,忙不过来,就出材料请别人来做。看到这个情况,吴建顺心想,为什么不自己组建一个工程队,大家一起来干呢?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因为黄陂就是劳动力多,当时就在黄陂组建了一个20人的工程队,就是黄陂请人自己成立工程队。当时自己还不是当老板,当时是做多少分多少。工资稳定,当时是这种想法。当时保证自己的工资稳定的同时,还要保证你带的人能够有工资发,这是关键。随着自己积累的口碑,找上门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做单包工程就越做越大了,最后做到100多人,快到200多人。

 

(配音)以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转身做了小工头,吴建顺有责任不让跟着他的人饿着。因此,为了揽活,别人不愿意做的,他都愿意接下来。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在统一街有个工程,放了三年,是一个烂尾楼,没有人敢做。统一街的街坊闹矛盾,任何工程队一进去,他就打,因为场地狭窄,他认为吵民。当时江汉房地公司没有办法,就问你能不能去做,我说我愿意做,当时正需要事做,我就进去做。进去做的第一天晚上叫别人打了,第二天晚上又叫别人打了,第三天派出所出面,才把这个事情调平了。/最后这个工程硬是做完了,这个工程做完了,是叫别人打完的。

 

(主持人)渐渐地,吴建顺的工程队以“做工速度快,质量高”做出了口碑,活儿也就越接越多。1990年以后,他就开始自己承包工程了。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当时做了一个很小的工程吧,当时在一个是和平里,和平里的一个危改项目,那是包工包料的,开始包工包料了。其二就是一个小工程,这样的两个小工程。一个工程100多万,两个工程就是200多万块钱,这个时候一年赚到20多万块钱,才赚到第一桶金。/这个时候赚钱以后,就开始有想法了,有什么想法,就是能够做出规模,那就要往这个方向走。随着有口碑,有实力置设备,最后逐步项目就做大了。

 

(配音)1997年,建材行业走入低谷,吴建顺就和一个做酒店管理的香港人以及另一个大股东合伙,开办了一家酒店。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做了五年建筑,辛辛苦苦赚了百把万块钱,投资到酒店里,另外还贷款两百万,三百万投资酒店,三年血本无归,这是我教训最深的一次。/这个酒店虽然是亏了钱,但是我有一个教训。一个什么教训,在管理上,包括现在目前做下来的管理上,跟着这个香港人学过很多东西。当时酒店的管理模式是香港人管,有一套很规范的管理模式,想法、目标,定的目标、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模式,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起了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交了这笔昂贵的学费之后,吴建顺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建筑业。他受聘武汉江源房地产开发公司,任常务副总经理。1998年,公司接到汉口和平里旧城改造项目,工程完工后纯赚170万元;1999年,公司承建长安公寓建筑工程,当年公司赢利400万元。这两个项目做下来,江源公司在武汉建筑行业中声名鹊起,吴建顺的名字也越来越被圈内人所熟识。2000年,是吴建顺又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折点,他收购了江源公司,改名武汉长安房地产开发公司,他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过多年打拼,如今,吴建顺的名下已拥有三家公司。

 

(配音)2005年,黄陂王家河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找到吴建顺,希望他能回乡投资创业,带领当地农民致富。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当时的想法是回去回报农民,当时我从这个位子出来的时候,是很穷的位子,十几岁在这个位子讨过饭。有时候年把两年回去一次,看见这个位子变化很小。当时的想法是投资几百万块钱,投资百把两百万块钱,就当是回报农民的,做一个很小的项目。当时的想法是养牛,搞养殖。

 

(配音)经过考察论证,专家认为,王家河缺水、农田少,如果投资养牛,没有大块的农地用于玉米饲料的种植。最后,专家提出一个观点:发展乡村旅游。20051017日,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随着这个项目目前的操作运营模式,将来会做成一个很好的品牌,包括现在的二期投资又是三千多万,现在已逐步投资一个亿了,整个项目估计一点五个亿。做成一个很好,可以说,这个项目一做,打造5A景区,一个旅游的很高的品牌出来,现在目前运作模式和经营模式,现在目前基本上是要上档次了。

 

(配音)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木兰草原与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古门洞、清凉寨等风景区,并列为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八个景点。不仅如此,旅游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这个项目运行了三年,当时农民一千多块钱的工资,(一年)不到一千的收入,现在目前农民的(年)收入达到一万多了,接近翻了十倍。/包括现在的农产品,包括吃的东西在周边推广。农产品这个位子一年推销几百万,推销黄陂的农产品,这是辐射到周边。包括这个位子的农业产品,菜也好,鸡也好,一年上百万的推销这个位子的产品。人员推销,这个位子用工95%都是当地农民,500多人就业,农民占95%

 

(主持人)一步步走来,吴建顺的人生旅途充满艰辛。不过,他始终坚信,只要能吃苦,就没有办不到的事。眼下,吴建顺仍然像过去30年中的每一天一样忙碌着,准备将家乡的草原旅游事业进行到底。

 

《商道》感悟

(采访)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顺

在经营上,包括我跟自己员工说的,一要有良好的心态,包括我现在给员工上课说的,一要有心态;其二要有一种责任感,企业讲究社会责任,职工要讲究企业责任;第三是一种精神,精神是随时不能放弃的,我就是靠一种精神闯出来的。当时什么理念没有,只凭精神。现在凭思想、知识,知识能够增加人的智慧,能够开拓你的很好的思想。包括现在目前的目标,原来是没有目标的,做到哪里算到哪里,现在每一年我就必须要订目标,五年、三年、将来,以后把你的公司做成什么概念,现在目前都有自己的目标的。

 

本期《商道》

编导:忆 

摄像:何安夏

剪辑:黄 

实习生:张训辰

播出:2010.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