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原创文章)
(2011-12-07 08:00:11)
标签:
见义勇为叶志林宽容美德杂谈 |
分类: [原创]世态万象 |
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
文/烟雨水乡
40岁的叶志林在深圳北站广场制止一男子偷东西,被捅三刀后满身是血,仍将嫌疑人逼进广场旁边的一片丛林中,包括其朋友在内的多位市民协助警方围捕,疑犯王某被刑事拘留,警方表示将为叶志林申报见义勇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认,叶志林早年曾偷过单车而被抓过,认为这种有前科的人不应该为其申报见义勇为奖。不过很多人认为,早年有前科和如今的负伤追贼是两码事,不能因此而抹杀其见义勇为的事实。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做了坏事或错事,但因此就全盘否定一个人的所有,那种认为有前科而否认其后来正确的行为的言论,显然有失偏颇和公允的,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也是不科学的。
据叶志林自己称,几年前因为生活所迫确实干过盗窃之事,但之后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一直并未再涉足盗窃,显然从其主观角度来说,并非那种游手好闲,不劳而获之徒,他始终都能立足自我去生存,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十分坦诚,尤其是在目睹别人行窃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不惜自己受伤,在如今这个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关爱的社会,他的举动无疑是值得提倡和颂扬的,这也足见其善良的一面。
有些人总喜欢盯着别人的缺点,伤疤而无限放大,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是一味地加以指责与否定,使人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无法获得,这种落井下石之举,实为与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不容,一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物质文明高度繁荣,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指标,更需要良好融洽宽容的人文氛围。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认错并改了错的叶志林比起那些在背地里干一些见不得人勾当的人来说,是条汉子,面对前科,他并未隐瞒而是坦诚面对,这更需要一种莫大的勇气,而有些人的质疑多少有点不负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善意;多一点恶言;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我们的社会将会向着更加健康、理性、文明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