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乔迁的生活归宿

2023-12-30 06:43:48
标签: 迁徙 长浜路 安国路 军工路 文化
 控江路桥

       昨天下午二点钟离开家,花了三个多小时去看看我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亏得有现代交通工具,特别是地铁,让我有可能在三个小时多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一走访。其实,还可以快一些,耽搁了二部19路公交,饶了点圈子的缘故,多费了一些时间。总的来说,行程很顺利,达到了目的。

       地铁八号线把我送到了江浦路,我的娘家在江浦路控江路口的兰州新村。这个地方还算热闹,现在是这个地区的商业中心。我的娘家在江浦路和长浜路的之间,新建的小区和老旧楼房夹杂着,已经看不见原来的房子了。我只是在兰州河边扫了一下,也算是看到了娘家现在的样子。

兰州新村

       沿着兰州河,现在叫长浜路,往南走有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变化是当年的赵家桥变成了新建小区的入口,无法通行;另一个变化是原来的大弄堂,拓宽成了周家嘴路。我娘家走到江浦路有两条路,一条路叫小弄堂,这条路通江浦中学;另一条路就是大弄堂,可以走到冷冻机器厂。现在,小弄堂可能还在,这次我没有去;大弄堂就变成了周家嘴路。到了周家嘴路让我犹豫了一下,因为这里就是一个大工地,我得思考怎么走。我需要在周家嘴路上找到公交车站,送我到军工路平凉路。因为路面太宽,不知道公交车站在哪里,我只好沿着左侧的人行道一路向前,走到黄兴路再过人行道去对面。在等红灯的时候,我只好问了一个骑车的姑娘,才知道我这样走能找到公交车站。这部公交是33路,只可以到达军工路的长阳路,其实没有选择,去我这个方向的只有这部公交。一路上都是建筑工地,路的两旁都是新建的公房,千篇一律的火柴盒让我兴趣全无,只是在找记忆中有过的场景,可惜很少,很少。这条路上耽搁的都是红绿灯,双阳路,隆昌路,贵阳路和定海路,过了定海路,我知道快到了。长阳路当年在隆昌路交叉的时候是一个丁字路口,现在延伸到军工路,我看到了长阳路延伸到军工路是什么样子,和后来看到的平凉路差不多,不会有什么记忆。下车后,向前走几步,就是长阳路了。过了长阳路,有一个车站,我想再上车,上车前我问了驾驶员“去平凉路吗?”驾驶员告诉我,这里就是平凉路。

曾经的居住

       平凉路军工路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一方面,这里是我就业的地方,上棉十九厂的大门口。在这里上下班十二年,1980年才调离了上棉十九厂,但我并没有离开这里。另一个方面,这里是我居住的地方。出厂门口的左侧是纺平大楼和25路公交终点站,右侧有一栋火柴盒一样的居住楼,五楼我曾经居住过。现在这个地方还在拆迁,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闹和繁荣。走进上棉十九厂的大门,除了平四小学,一切都没有了。所谓的南工房已经人去楼空,全被封了起来。路边只有二三个老头在晒太阳,我见不熟悉也就马上离开了。这里的一切全在回忆里,看到的都是失望,不知怎么也担心起这里的重建。

亭子间

       当年,我是从安国路的虹口区搬到这里来的,那是喜出望外。那时,为了解决我们兄弟四个的结婚问题,母亲拿出兰州新村的底层换了两间亭子间,大的一间在香烟厂附近,给了小弟,我拿了一间小的,在安国路。这不是我的风格高,因为我能分房,大一点小一点差不多。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预期,就是因为这间亭子间我符合了分房条件,如期拿到了新房的钥匙。亭子间和老鼠蟑螂住在一起,新房的宽敞明亮让我,不,让我们兴奋不已,当晚就决定不会安国路了,反正是夏天,用什么垫垫就睡在了地上。这一晚的兴奋程度绝对难忘,这个时候地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条件即将改善。想不到,现在的这幢楼不但有点破旧,也有点时过境迁,一点也看不出当年的味道来。

       4点35分有一班25路,我几乎是飞奔才赶上。坐上25路车,我是想去安国路。其实,我更想看平凉路的变化。早先,杨浦区也叫沪东,主要是四条马路:第一条是杨树浦路;第二条是平凉路。搬到兰州新村之前,我的娘家就住在福禄街。福禄街一头连接杨树浦路,一头连接的就是平凉路。第三条是长阳路。第四条是控江路。这四条马路,现在状况可以这样排列:控江路,平凉路,长阳路和杨树浦路。所以,坐上25路我是睁大眼睛看着闪过的街景,除了齐齐哈尔路到大连路这一段,在我的印象中变化不大,也在拆迁,可能是平凉路东段开发比较早,已经有点市面了。过了大连路,转弯唐山路,就到了安国路。这里的一切都在拆迁,留下的几张照片有点萧条,不堪入目。

       以上是三次搬迁,基本上是在沪东来回折腾,趋势我也很满足。真正的转机是搬到江宁路以后。江宁路康定路口可以说是市中心了,离南京西路只有刻把钟。搬到这里,住房条件没有多少改善 ,但是环境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我还记得搬到江宁路以后,我公司的同仁悄悄地给我讲,你运气好,搬到了沪西,你在沪西住惯了就不想回到沪东去了。这句话,在当时我不太理解,现在看来确实有道理。到了江宁路已经天黑了,高楼大厦的灯光已经亮起,而且亮的富丽堂皇。这和长浜路,平凉路和安国路不是一个层次,我十分庆幸在这里住过一段日子。即使条件不是太好,但在原单位也是中南海,更重要的是因此我有了两个改变:一个改变是改变了儿子的命运。可能是阴差阳错,当年中考儿子考上了育才中学。这个结果,在长浜路,军工路和安国路都是不可能的选择。另一个改变是我有可能搬到现在这个地方,中山公园。江宁路的环境好了,但是居住条件不太好,正是这居住条件,让我有了再次分房的可能。再次分房,现在回想起来也有点后怕,因为差一点我就分不到这套房。因为我在原单位的生存条件还没有动摇,再加上我的不做选择,分到那套就那套,让我在原单位的最后时刻拿到了这套房。这套房,是对我一辈子的工作馈赠,也是命运中的侥幸。如果再晚一些时候,我在原单位的生存条件丧失了,那么,不是分房的问题,而是连工资也没有地方拿了。嘎然而止的运气,可能只有我才会有,我把握了这次运气。

这是我原来居住的地方江宁路

       我现在居住在中山公园,和我父母的迁徙路线正好相反。父母是从中山公园搬到了杨树浦路和平凉路的福禄街,又从福禄街拆迁到了兰州新村。我们家的六个子女延续了这样的迁徙,但是每个人的运气有所不同,只有大弟和我和父母走了相反的路,大弟回到了祖籍杭州,我回到了父母原来居住过的中山公园。这些都是命运 。为什么是命运?因为命运都是事后确定的,都是你一生中必须发生的事。该是你的一定是你的,不该是你的怎么也不是你的。该离开的一定会离开,该得到的一定会得到。这些话,一定是事后诸葛亮,因为事先没有人会知道,只有发生了才会知道。所以,每一个人的运气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没有人知道,只有到了回头看的时候,才会看到每个人的运气不同。我不知道我的运气是好是坏,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我的生活好于我的父母。这也是我对儿子的要求,不需要多大的名气,也不需要多大的财富,只要比我生活得好就可以了。

       我的一生确实很坎坷,但是我也确实很幸运。这种幸运可以在地理位置上看出来。当年去母亲那里回来,就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从昏暗到辉煌。从淞南坐52路公交车,一路上的灯光是逐步亮起来的,越是接近中山公园灯光越亮,到来了中山公园商圈可以用辉煌来形容。现在回忆五次迁徙,不也是从昏暗走向辉煌的过程吗?长浜路的那扇破旧的铁门,安国路正在封闭拆迁,军工路的那幢楼,不会有灯光,江宁路的灯光应该不是我的,属于我的只是中山公园的灯光,近似于辉煌的灯光。命运没有亏待我,我感谢命运的馈赠,这一生我满足了,让我忘却了苦难的经历,让我记住了可圈可点的昨天。命运对我的馈赠可能还没有完,今后的日子可能比现在的日子更辉煌,更值得庆贺。

       一生的五次迁徙就是我的经历,不管有多少的艰难,结果可以说明一切。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