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无心插柳成就的饼,做起来不算太难,但要取个合适的名字倒是颇费一番周章。看到它,很容易让我联想起在新加坡吃到的福建漳州小吃面煎粿,区别在于面煎裸是面粉加酵母发酵成面浆油煎而成。糯米饼?绝对不行,名字太敷衍显得不够诚意,也没有把美味的程度给表达出来。
这美丽的错误究竟想要哪样?主人词穷,就花生糯米粿吧。花生是口味,糯米是原料,粿本指用粳米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后引申为糕点、点心的统称。用心程度到这个份上,对它也是个交代了。那么现在,终于可以将焦点专注于错误从何而来,无意的出品又有多美味了。
时间还是回到COUSS厨师机试用那会,明明有了松下面包机,明明麻薯功能很好用的情况下,我依旧想试试用厨师机来搅打糯米。这里面,估计也多少有些传统捣年糕的情意结。本意是用厨师机的K浆将蒸熟的糯米搅拌至年糕状,揪成小团,蘸上花生、黑芝麻、红糖磨成的粉直接食用。听起来就觉得很好吃对不对?
原料:糯米400克,桂花糖浆适量,纯净水适量。
花生、黑芝麻、红糖适量。
不要怪我什么都是适量,因为我也没掌握好合适的量。
做法:糯米淘净蒸熟,花生、黑芝麻、红糖混合磨成细粉。

蒸熟的糯米与适量桂花糖浆投入搅拌缸,启动厨师机,慢速到快速的档位,适时适量添水调整。

下面四图是糯米在厨师机蹂躏下的四个状态,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后,米终于成功变成了糊,但水就似乎加多了,揪成小团子的最初设想已无实现可能。


不想将食物及辛劳付之东流的人,开始脑洞大开。既然糯米糊水多了些,像炒豆沙那样炒炒炒干不就行了吗?真是睿智的不要不要的。

一大坨倒入不粘锅,炒的动作还没进行两下,突然发现糯米糊粘在锅子底部结了一层焦香的脆皮,撕一点来吃,又香又脆又糯,好似儿时奶奶常做的糯米粉摊饼。

这一尝倒是来劲了,手作食物的原先设想在脑中转换下思路,美味也就通过新的形式实现了。
摊两张底部香脆但上端仍保持软糯厚度的糯米饼,中间铺满花生、黑芝麻与红糖的混合物,经典汉堡组合。




用一把锋利的刀,如切蛋糕般运作。不会很难切,但也不是很容易。


成品看起来有点软趴趴,卖相也不尽如人意。现实就是这样,以貌取食之人,也与无敌美味的糯米点心失之交臂。



趁热食,表层香脆,内里软糯,叠加花生黑芝麻红糖的滋味,任君想象。

搞了半天,这厨师机打糯米团的功力到底如何呢?我觉得尚可。胜任把熟糯米打成比较细腻的状态,但称不上有余,时间也长了些。如果手头没有其他工具,那么可用之偶尔一次,清洁过程会有些麻烦。如果有面包机,又带有麻薯功能,接下去我想说什么,我觉得大家已然心知肚明。
因为打糯米放多了水,而成全的全新美味,被我命名为花生糯米粿。并不奢望它有布朗尼这么将错就错的声名远播,但我很自信,倘若有机会被喜欢糯米食的人尝到,必定倾心。

完成了已有两个月的食物,对味道及口感的描述,已经全凭想象,作为2016年博客的开端,倒是寓意美好。年糕作为新年传统礼物,也有着祝福亲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