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概算是真的比较喜欢吃面包了,不仅自个儿家里时不时会做,偶尔出门遭遇尴尬饭点,一个面包一杯酸奶,就是最省事也最喜欢的搭配了。尤其是苏州及周边城市,倘若开了素质还不错的面包房,我定当千方百计前往一试,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常常周末开车去上海买面包的情况发生了。
上星期的某一天中午,偷懒没带午饭,打着小九九去单位附近的一家韩国面包店,拿了一个全麦果干欧包,这类型一般是我试新店的首选。150克左右的面包,售价18元,以苏州的物价来说,不算便宜但还在合理接受范围内。圆圆的面包,表皮香脆,里头均匀分布着蔓越莓及糖渍橙皮丁,面包不似有些号称全麦的那般通体呈褐色,可以看到些麸皮的影子,主基调依旧米灰白,这就说明,商家至少没有为了营造全麦的氛围而添加色素。有了糖渍橙皮的加入,口味清新,含量应该较少的全麦成分也让面包的口感不那么粗糙,吃不到明显的酵母和香精味道。
基本满意。
因为总体的感觉,和家里做的面包味道差不多。要求这么低?不然你还想怎样?
将自己的一日三餐交给陌生人来打理,其实是件相当冒险的事情。难得为之,倘若从中尝到了家的味道,我就满足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在喜欢的面包店买面包来吃,这就太小看我了。尝试市场上比较高端些的西点品牌,了解大众认同的口味,学习借鉴,回家将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才是我最终想达到的目的。所以,你们应该都知道了,我要自己做这样一款面包了。
时间宽松但又不是足够的充裕,所以用了液种常温发酵。
原料:液种:高粉75克,水75克,速溶酵母1.5克。
主面团:高粉220克,全麦粉80克,糖20克,盐4克,速溶酵母2克,水180克,黄油20克。
果干:蔓越莓干、蓝莓干、自制糖渍橙皮、葵花子仁、南瓜子仁、西瓜子仁、核桃碎共计120克。
芝士40克。
混合液种所有,拌匀至无干粉状态,室温(26摄氏度)发酵4-5个小时,发起又回落的状态。
我的理解,poolish液种其实类似于一个水粉比例更高的中种,可以选择长时间冷藏发酵,时间紧的话也可以常温进行。有了这样一个预发酵的参与,面粉的风味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也可以增加面团的湿润度,延缓衰老。所以,我觉得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要严格遵守配方,控制整体发酵的状态以及整个面团的干湿度即可。当然,这仅是我自己停留在初级阶段的想当然,靠谱度有待考证。

将发酵完成的液种与主面团的原料混合,后油法。搅拌完成后,加入果干揉匀,基础发酵。
室温26摄氏度,约70分钟。
发酵完成的面团切割成三等分滚圆,醒15分钟。

其中一个,根据我的口味爱好,裹入切成丁的芝士,其余整成橄榄形。这回没有买到高熔点的芝士,就挑了块比较硬的,溶不溶一会便知分晓。

整形完毕的面团进行二次发酵,发酵箱设置38摄氏度,40分钟。
同时预热烤箱,连石板一同预热,温度调至最高。
后发完成的面团,利刀割三条,喷水,撒高粉适量。

开烤箱,在石板下方的烤盘里倒入一杯水,将面团连着烘焙布送入烤箱,后再倒一杯水于烤盘中。同时将烤箱温度调至210摄氏度,约烘烤30分钟。途中可盖锡纸,避免上色过重。

果然,中间那个裹了芝士的溶化后,随着割痕处向外流。

尽管瞅着芝士流出来,心情不怎么滴,但是照片上看还是觉得相当诱人的。

完成。

傍晚出炉,外头的光线已不适合拍照。


第二天清晨。面包刚出来的时候表皮脆脆的,放了一晚上,感觉依旧。

切开,组织还不错,芝士果真华丽丽的全溶,仅存在的大洞证明它曾停留于此。


纯果干的切面就比较正常。


对比下。

切成片,搭配一杯南瓜糊,早餐就有了。这套杯子是让做代购的朋友以友情价从日本运回的,虽然价格也不便宜,但是相比淘宝,那真是有良心的多了。我现在很多药膏啊、抹茶啊、烘焙用品、锅碗器具,都直接网站选好了让朋友给我代购回来,知根知底的,不用担心买到的是伪日货。


很多时候,食物还是需要器皿来衬托的。简简单单的东西,放在赏心悦目的食器里,胃口也好了几分。但这样说来,似乎我又不适合用这些了,本来胃口已经足够好。

面包很好吃,糖渍橙皮真是个百搭的辅料,添加于饼干、蛋糕、面包都适合,味道清新又不会太过霸道,恰到好处。这面包的方子是我随意配的,果干也由着喜欢添加,看成分,不知道还能不能算在软欧的范畴里。无论如何,合口味、大面上看还比较健康,做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
将面包的照片发在微信圈,有位同学表示很不屑这样寡淡的面包,让人没有食欲。会吗?立即切了几薄片,两面抹上一层薄薄的奶油,再撒上黄砂糖,低温烤制香脆。果然,她说,这面包怎么会这么好吃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