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渐浓,天气转凉。上班前,从柜子里拿出今年新买的薄风衣,在腰间打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心情真好。
说是九点上班,八点不到就离家了,因为要去园子里逛逛。
临出门时妈妈说,你的风衣下摆那么大,骑自行车多不方便,干吗有车不开偏要骑车呢?我顶嘴说,这样的话难道家里没车每天要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就不能穿风衣了?妈妈没接我的话茬,要认真起来,没准母女俩又是一通辩论。
一路骑车去单位,丹桂飘香、心情闲适,优哉悠哉的好不惬意。我却在回味之前和妈妈的那段对话。
选择骑车无非是因为觉得这样健身低碳两不误,也免却了堵车的烦恼,但是妈妈说的也没错,好心提醒一句而已。可我干吗就非要用那么尖锐的话来应答呢?逞了一时的口舌之快,又有何意义?况且,没觉得有什么痛快的啊。若是换做同外人交流,我一定不会这样。可当对象变成了最最亲近的家人,这样的戏码却时不时的会上演。我真该好好的反省下,孝顺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悉心照顾,努力让他们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样甚至更为重要。
生活逐渐回复正轨,之前因为考试而积聚了很多想做未做的点心,最近就有大把时间来一一实现了。
桃酥是其中一项。最早是从兔高兴那里看到这款杏仁桃酥的,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苏州MM,做的东西简单美味,也透着灵气在里面。看配方就觉得材料做法都够简单,而味道,应当就是传统的桃酥。最近这个饼干很是流行,所以排在我TO
DO LIST的前列。
原料:食用植物油100克(原方110克),自磨糖粉85克(原方为细砂糖90克),鸡蛋60克,低粉260克,榛子粉30克(原方为等量杏仁粉),小苏打粉1/2小勺。
做法:植物油与糖粉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鸡蛋打匀,筛入混合粉,用刮刀拌匀。
将面团分成15克每个的小球,用月饼模压制成型。


看做法,这个饼干是相当简单,要完成那是小菜一碟,没做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做了才发现,永远有自己预估不到的困难在前方。亦或是许久不用月饼模的缘故,我居然忘了该如何操作了,怎么试都觉得不顺。做面团用了五六分钟,折腾个模来来回回的居然搞了半小时。中途打算放弃,想着直接搓圆压扁得了,但是又心有不甘,特别是看到很多朋友都做的很好,没理由就我不行啊。
考验耐心的时候又到了,这也是烘焙最能磨练人的地方,要顶着烦躁的情绪把问题处理好,是这项爱好带给我的额外附加值。对于在烘焙过程中,时常会冒出来的预先从未预料到会是个问题的问题,我已渐渐习惯,并能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去解决。有时候,往往只差一步,稍稍再坚持下就能成功。
果然,终于发现是自己用月饼模的手法不对。迅速调整,一切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烤箱预热,160摄氏度烘烤18分钟,榛果桃酥,新鲜出炉。

“亦文”首当其冲,这还是去年中秋订做的月饼花片。

其实我更喜欢这样的花色,有点像传统的“万年青”饼干。


出炉的时候,就觉得这饼干一定很脆。尝了一块,果然,就是印象中桃酥该有的味道。很香,口感脆脆的,一点点小苏打粉的味道,非但没让我别扭,反而觉得就是要有点这味道,才称得上桃酥。
妈妈尝了也说不错,就是问我为什么没有葱油味。哈哈,那是自然,我做的不是葱油桃酥啊。下回可以试试。
然后是乳酪蛋糕。上一顿没结束的时候准备好下一顿,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近来乳酪蛋糕在我家的受重视程度。悲剧的是,就我重视,所以肉理所当然的长我一个人身上。
这回试的是福田淳子的基础乳酪蛋糕,吃着还行,但是我感觉比起小嶋流美的热烤型乳酪蛋糕差了些。同是不算太轻的乳酪蛋糕,小嶋的加了香草籽,福田淳子的用了柠檬汁,小嶋全部用的酸奶油,而福田淳子的配方中减少了酸奶油的用量而增加了酸奶。口感也感觉是小嶋的更柔滑些。可见,各家的方子都有长短,各人的口味喜好也不同。又可见,我们能有机会去试验各家前辈总结的经验配方,也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蛋糕上的焦斑,是我失误所致。大烤箱在烤桃酥,小烤箱就完成乳酪蛋糕。可恶的ACA,烤了50分钟还如同入炉时那样好不上色,我只能开了猛火,半分钟之后,就这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