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与我无关!”之改写版
(2013-07-03 13:03:47)分类: 随笔 |
前记:昨日里看到这篇名为“你的生活与我无关!”。仔细一读,颇有些意思,尽管文字略显粗鄙,但大俗即大雅,其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思想。遂收藏,于今早同爸爸分享交流。很庆幸,爸爸与我观点大致相同,并且约定,各自来改写这篇小文,然后交流对比。试图同时站在作者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以不改变文章中心思想的初衷为前提。
改写自己文章的经历不少,但如此大刀阔斧的挥笔对人家的文章“指手画脚”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多少有些自不量力。做的改动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打字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流露出心虚的情绪,害怕自己并未有深刻理解原作者文字的精髓,贸贸然曲解其本意。但总体感觉,这是一次很有趣的换位思想遨游。
文章中,如对原作者有得罪之处,敬请谅解和包涵。倘若超过了忍耐底线,麻烦尽快与我联系删除。
一篇文章置于公开博客中,想来作者本就是抱着引起读者共鸣、相互交流的初衷行事的。所以,体会到我没有恶意的感情下,他(她)一定是个大度的人:)
有这样一类自说自话的人生,他们总是抓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往死里说,全然不顾听者的感受。可怜我们早已过度习惯于菩萨心肠的保持着友好的微笑,哪怕内心的厌恶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但是秉着能不打破这种表面的和谐就必然支撑下去的信念,只要不超越忍耐的极限,一般是会将就的。维稳,很多时候不仅仅体现在一个社会、一个政权,于三两个熟人老友凑成的小聚会中同样适用。
显然,我们的大度并未引得对方的稍许收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鼓励了那些不知趣的人变本加厉。他们从来无暇顾及受众的情绪,不揣度这本来适合互动的话题是不是已任由他们个人发挥到极致,而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和吸收,这如投放密集广告般的单方面对某一问题的再三强调,更不究其深度和广度了。
我遇到过唠唠叨叨的标榜自己是如何当一个称职好妈妈的,尽管她所做的在旁人眼里看来再普通不过;也经历过某人忿忿不平的控诉自己在单位如何诸事不顺,又喋喋不休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八卦。更有甚者,最擅长的居然是述说自己如何在马路上违规,然后交警于他无可奈何,缘由他总能神通广大的一个电话联系到要害部门的关键人物出面营救。这样的故事他一晚上能说出十个八个,还不带重样的。轻易就看出其以此为乐,深究根本,也难怪,这是个过气的干部子弟,对特权有着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迷恋,事无巨细的描述本身,无疑极大的满足了其接近病态的虚荣心。不过这样的话题,我倒是觉得应该坚决制止的,因为这已经越过了道德底线,上升到了社会安全和责任感的高度。身边人的提醒,哪怕会打断他的兴致,引起其极大的不快,也断然不能听之任之。
这些人其实活的可怜,他们太过执着于工作中、生活中的得意与失意,沉浸于此而不能自拔。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能接受的。”可喜可贺的事,在人前微笑一两次便已表达足够,并不需要昭告天下;遇到的不如意,合时宜的同周边知己吐槽倾诉,然后就要尽可能的去淡忘,这样才能继续前行。道理浅显,但显然他们是听不进去的,只能祥林嫂般的重复着,于人于己皆无益。
这样带着强迫症的需要别人来分享快乐、感受哀伤,显露出来的恰恰是时刻想要受到人们关注的可悲。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羡慕你坐着航天飞机登上天,微博上的粉丝也不会因为你吃了一道菜,而全体跟着流口水。大家更不会在意,你的领导没有器重提拔你,而给你造成了多大损失。各自有着各自的生活,各自陀螺似的围着自己的生活在转。闲情逸致时,或许还能适当关注下周围人的喜怒哀乐,更多时候,自顾已然不暇。
你们的生活,到底同局外人有何关系?哪怕有那么些许关系,到底局外人又能于事情有何进展?
说的高尚些,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我们一次次的忍受他们漫无止境的长篇大论,即使是重复千百遍而无任何新拓展的话题。试着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试着以此来不断突破忍耐的底线,希望更多无可奈何的历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另一层面,看起来受苦受难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无疑是自作自受,企图让唾沫横飞说到兴起的人自觉闭嘴,这本身就是种妄想。我们期盼,或许他们能稍微再那么收敛一点,试着学会读取别人的脸色,学会如何掌握适可而止表达的度,明白他们无论喜气洋洋还是一团浆糊的生活,其实都与别人无关。我们这种既想维持谈话表面的和谐,又想结束这让人乏味的长篇大论的情绪,何尝不透露出些许人性的虚伪。
键者在敲打文字的时候,会忍不住自省,害怕自己在不经意间,就成了所描绘的那般人物。试着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回味于平时同周边友人的闲谈中,是否过于想要占据话题的焦点位置而引来他人的不快。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以更宽容和包容的心来体谅,甚至感同身受的难堪着他们的难堪,害怕他们引起的让周围人不快的行为,不自知而遭人忌。
话说回来,当局者迷这四个字并不仅仅适用于你侬我侬的情感描述上,自以为看的很透的人和事,也许只停留在最肤浅的表面罢了。过度自恋,本身就很讨人厌,更别试图认为自己站在异于常人的高度,妄想以判官的身份来谈论人世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