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中午的时候,看到新发的博文上,一个朋友这样回复。
他(她)说一直看我的博客,却一直没有打过招呼,说是默默地喜欢着我的生活状态。
瞬间感动,心存无限感激。连中午在健身房浑汗如雨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到这位朋友的留言,都觉得生活多了一些继续下去的动力。
感动于在世界的某处,还有人关注着我,关心着我,喜欢着我,哪怕素未谋面,也是值得人珍惜的缘分。
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在自己的博客里,无需太过伪装自己,无需刻意隐藏脆弱,可以歇斯底里的表露真性情而无所顾忌。
网络于我,有着这样的功效,也是吸引我的魅力所在。
来说蛋挞。
正如小朋友得到了表扬会更加努力一样,开酥取得的阶段性进步,也让我对起酥点心的制作兴趣日益浓厚。凑着小长假,顾不得骤然升高的温度,接着磕。
好在蛋挞皮的制作较一般的酥皮点心来得简单,所以哪怕室温二十六摄氏度,耐心细致些,依旧可以操作。
配方和制作过程全程参照自由姐的蛋挞,我的指路明灯。
原料:面团:中筋面粉300克(我用的是金龙鱼的澳大利亚麦心粉,筋度应该稍高于中粉)、盐6克、总统无盐黄油45克、水150克
裹入油:安佳片状黄油150克
挞水:总统淡奶油220克、牛奶150克、细砂糖60克、蛋黄4个、炼奶15克、低粉15克
做法:面粉与盐混匀,加入切成块的黄油搓成屑状后,加入水揉成团,包好进冰箱冷藏松弛1小时以上。
将冷藏后的面团擀成正方形,擀薄的片状黄油放在面团中间,四角折上来,将黄油包好。
室温偏高,所以对于擀薄片黄再移到面团上的这步操作过程,还是增添了些难度。

包好后,两次三折,进冰箱冷藏松弛1小时。
再次三折后擀开,表面刷水,卷起,入冰箱冷藏定型。
此时可以制作挞水。
蛋黄打散后,加入过筛的低粉拌匀。淡奶油与炼乳、牛奶、糖混合后,小火加热至糖溶化。
将奶液缓缓倒入蛋黄糊中搅匀,过筛了就是挞水。
将面卷从冰箱取出,切成20克左右的小块,压扁后放入挞模中。用拇指将面团慢慢从底部往上推,至挞皮适当高出模具。
我用的是一次性蛋挞模,也没有做涂油处理。头几个都采用了推面团的方法,后面就用擀面杖擀成圆形,感觉这样操作更简便,挞皮厚度也更均匀些。
然后就是撒些蜜红豆入挞底,倒入七分满的挞水。




烤箱预热200摄氏度,中上层烘烤25分钟。
很喜欢这两张,挞皮在烤箱中略微膨胀,挞水也在高温下嘟嘟冒泡。

酥皮点心特有的香味,在烤制后期,飘满整个厨房啊。
可是,烤蛋挞的时候已经下午,我花了巨大的克制力才忍着没尝一个。
对着香喷喷的蛋挞咔擦,很需要定力。
装盒,送去聚会中的舅舅家。再没有比胖子做一堆吃的,去祸害比她瘦的人,更惬意的事了。
拿去的时候已经晚上8点,舅舅、舅妈在晚饭吃的很撑的情况下,还能吞下2个,足见好吃的程度。
第二天早上又做了一批,中午带去奶奶家。这回,我如愿以偿的吃了一个,果然不错。
这个蛋挞皮和我印象中的口感有些区别,非常的松脆,也不会显得油腻。中间的布丁层奶香醇厚的很,只是因为添加了些蜜红豆,让我感觉吃着略微甜了些,下回可以适当减少糖量。
这是第二天烤的,我感觉样子比之前一晚的看着还好些。
从底部看,层次还不错。

我吃的那个,切开上镜。

奶奶家的评价依旧很高,大家都很惊讶于这点心完全出自于我手,他们总觉得这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奶奶家因为有一个我送的烤箱,所以回炉了五分钟,热吃感觉更棒。蛋挞果然具有很高的大众认知度和人气,以后可以常备些挞皮在冷冻室里。
话说其实这回的挞水配方很不符合我的一贯作风,原料居然用到4个蛋黄,那我多出来的4个蛋白要如何处理。平时看到这种我都回避的,这也就是为何我至今不做小山卷的原因。
这次算是舍命做蛋挞了,华丽丽剩下了4个蛋白,放在冰箱里让人看着很不爽,尤其最近江浙沪禽流感的问题,有品质保障的草鸡蛋在我家显得格外珍贵。
好吧,就做蛋白吐司。反正奶奶爱吃,她说最喜欢早上吃我做的面包,搭配着豆浆。
方子请看这里:蛋白吐司。我根据实际情况,原料稍做调整,无关痛痒的,一个里面还裹了些蔓越莓干。
发酵前后。

许是很久没做吐司的缘故,觉得有些手生。面团进了烤箱,膨胀力也不是很好。
但是有一点却要为三能的土司盒平反。谁说上色不好来着,无论平板还是金波的,我使着都不错嘛。
切片感觉很绵软,组织也挺细腻,奶味浓,蛋白也让面包的口感很有嚼劲。
第二天烤了下,夹了鸡蛋和亲戚从镇江带来的硝肉,也很美味。

昨晚闲来无事,翻烘焙书,发现这回亏大发了。原来那个谁的挞水配方就是用的全蛋。哎呀,早知道,也不用费折腾蛋白的功夫了,下次就用那个。
对了,这张手机拍的照片也来上个镜。
烤好了蛋挞,给少爷送了四个去,因为知道他不爱西点。
强烈要求当面吃一个,好让我拍个切面。
不想人家一口气把四个都吃完了。。。还说这个爱吃。。。男人反复起来,丝毫不输女同胞啊。
虽说后来俺自个儿拍到了切面照,但也不能过了河就拆桥的。
五一我真的是劳动过节啊,饼干、面包、蛋糕做了个遍,劳动最光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