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老地名(6)塔园

(2017-12-13 09:20:25)

京东老地名(6)塔园

   塔园与塔院特别容易混淆,有的时候指的是一个地方,有的时候又有所区分,关于塔院与塔园北京就不止一处,我知道的东直门外24路公交车就有塔园一站,那么在海淀也有塔院地名。不止北京有这样的地名,北京以外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称呼的地点。

   我今天特指的是东直门外,亮马河旁边,毗邻使馆区,标志性建筑为“塔园外交公寓”这一地点。此为我经常穿梭于学校两个校区的必经之地,塔园外交公寓门口还专门有一家外交人员商店,总想进去逛一圈,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好几年了一直都停留在想法上而已。

   塔园位于东直门外,原为东直门外太平庄北部僧人墓地。有埋葬僧人骨灰的塔,俗称塔院。1965年在此兴建外交公寓,称塔园外交人员公寓。“院”谐音为“园”。东起新东路,西北至亮马河南路,南至东直门外大街。塔园西,北部是亮马河。沿河筑路,称亮马河南路。南部有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使馆。

  塔园的前世今生与北京的文化和传说密切相关。

  北京城数百年来民间流传着另有五大“镇物”:永定门外的燕墩、东安门内的沙滩银闸、新街口的铜井、德胜门外的铁影壁、东直门外的铁塔。

明清时北京城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了五个镇物,用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安全。那说到这些镇物,现在很多都已经没有了,其中,就有东直门外的铁塔。其实,这座铁塔可是另有乾坤。

东直门外铁塔,位于下关高坡上,塔内供一胡头陀,相传为建文太子像。我倒觉得这个说法不实,要真是逃跑的建文帝怎么会跑到燕王朱棣的眼皮子底下呢?附近居民都称它为“肉胎佛”,塔尖约4米,颜色因铁铸而呈黑色。据早年间的人对砖台上神像的描述:“其目微睁,面颊丰满如醉眠态,但肉色近黑,肩体微斜。光绪初时神面已贴金。”还有一种说法:“此像为民国初年辽阳僧人建穹和尚朝拜五台山至此,不语也不食,数日后别人方知他圆寂了。寺僧与周围住户人家报官,在此建铁塔以葬其身,并立石碑记述原委,立于寺中,后来石碑被毁。铁塔内供奉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

民间也有“肉胎真佛”的传说。说大明年间,某年夏天的一个晌午,一游方僧化缘化到东直门外塔园时,口渴难挨。赶巧前面有眼井,但正是晌午头,没人挑水,僧人只好在井台上盘腿打坐等挑水的。等啊等,等着等着可就眯瞪着了,可就再也没醒——坐化了。这就不得了了:在老百姓的理念中,和尚坐化那就是“修行成佛”了。

  当年东直门外铁塔庙有十几间房子。旧时阴历每年四月十八是定例开庙的日子,持续三五天不等。一大早,香客游客打城里城外,三街九巷十里八乡,缕缕行行云集于此,烧香拜佛,买东到西,吃喝玩乐,游南逛北,可谓香烟缭绕,万籁齐鸣,熙来攘往,人声鼎沸,正经的一道老北京民俗风景线!人气聚,商机来,下至小商小贩,上至铺眼儿商号,都不会落这个空儿。

东直门外盆窑多,卖瓦盆、花盆的,在庙会上自成一景。远道儿的商户有的阴历十七就来占摊位的,其中不乏“外商”,像天津卫卖鞋样儿花儿样子的,杨镇卖糕干粉的,连保定府卖铁球揉手的也来赶档子。

东直门有座汪福昌茶叶庄,专雇一拨儿鼓乐手做音响广告:“打嗒嗒嘀嘀嗒”,小号一吹,“哐哐哐,哐哐哐”,大洋鼓敲响,“嘟噜当,嘟噜当”,小洋鼓紧捣鼓,立马招来一帮孩子,大人后边紧追。卖的多是中低档茶叶,销路最好的是高末儿、茶叶棍儿。

卖土产、山货、日杂品的,靠货色齐全、经营活泛招揽生意。商店里没有的,他有。这叫“货叫人”,买个大件儿的,饶个小物件,这叫“讨人缘”。沙锅、支炉、支锅瓦儿,茶壶、茶罐、蓝边儿碗,葫芦瓢、马勺、蒜锤子、蒜罐子,笸箩、簸箕、席篓、柳斗、竹笊篱……几十种日杂品都或码或挂在一辆排子车上,琳琅满目。

到了70年,因为新东路是著名的迎接外国首脑进京的迎宾路,塔园也就被拆掉了。现在能够图存记忆我们还要感谢美国将军“窦尔恩”(全名:弗兰克 窦尔恩)。老窦手绘的《老北京风俗地图》,于民国25年出版,这张用漫画人物方式来表现的地图,不仅富有幽默感,而且也提醒我们:当年的不少地标,虽然还留在这张地图上,但今天在物理状态上已不复存在,发现和考证它们也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