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则可以突破吗?

(2024-01-18 21:49:39)
法则可以突破吗?
轻尝慢品
法则可以突破吗?



    在央视《佳片有约》,看了《苹果酒屋法则》(美国)。该片改编自小说家约翰·欧文在198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影片1999年上映,2000年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还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九个国际重要电影节奖项的提名。得到了一些大奖,尤其是得到了时间的检验,这“佳”是名至实归的。
    影片从文前的这幢被白雪簇拥的红房子开始。红房子里,住着一落地就被弃的弃儿,以及为弃儿工作的医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这是一个地处缅因州,也远离主流社会的福利院。因为大家都缺爱(一些工作人员也是在这里长大的弃儿),所以格外珍惜爱且愿意付出爱。对被领养走或生病离世的孩子,所有的人都真诚地祝福他们有了自己的新家。影片的第一男主角,年轻的医生荷马,也是在这里长大的弃儿,他曾经两次被领养又两次被弃养,却得到第二男主角,年老的医生拉齐的格外关照。拉齐医生亲自教荷马学医,使荷马成为出色的医生。
               


         法则可以突破吗?

                                                          
    这两个医生不仅承担救治福利院孩童的责任,而且还都是出色的妇科医生。缅因州法律不允许堕胎,一些被动怀孕又无力养活孩子的不幸女子,就找到这个“世外之地”,做人流手术。两个医生对此有不同看法。年轻的荷马医生认为:孩子是无辜,该负责任的是成人。阅历丰富的老医生拉齐,告诉荷马医生,外面的世界很肮脏,绝不如这个福利院纯洁,很多成人不负责任、不可信赖。他们做手术是避免弃儿出世,给不幸的女子以生路。法规,在这里被突破,这突破的背后有慈爱、责任和担当。
    荷马一直向往着福利院外面的世界,想换一种活法。机会来自一对中尉军官夫妇。中尉是即将上战场的飞行员,妻子怀孕了,他们不想要这个孩子,于是来到福利院做手术。手术后,荷马提出想搭他们的车走出去闯世界。终于上路了,可是到哪里去呢?荷马不知道。中尉把荷马带到了自己的家——一个种植苹果并酿制苹果酒的农庄。中尉上前线了,
荷马医生在农庄和一群黑人劳工一起摘苹果酿酒,也与中尉的妻子坎特擦出了爱情火花



法则可以突破吗?

    光影中的苹果园绿意盎然、果实累累,俨然是一个伊甸园。那么苹果园中的坎特与荷马,就是在明媚阳光下,公然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了。他们突破了婚姻伦理法则,一个出轨于自己的婚姻,一个闯入他人的婚姻。先说坎特,她一再说:他(中尉丈夫)是知道的,我是耐不住寂寞的,是不能一个人过日子的,但他还要去上前线。言下之意,我支持他去上前线了,出轨不怪我。那个中尉丈夫,坚持要上前线,是责任和使命。他了解妻子, 也了解荷马,让这两个男女相伴,与其说这是他对荷马的信任和不设防,不如说这也是一种爱的安排。1943年的二战前线飞行员,牺牲生命几乎是在所难免的。有一个人接盘他的爱,他也是默认的。(原著就是这么写的。)再说荷马, 他一直生活于福利院这个封闭空间,虽说用医术救助过许多无助的女子,但和坎特这样由内而外都散发青春气息的异性,同在一片蓝天下,纯然不动心,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是畅然地突破着世俗的法则。
    荷马与黑人劳工住的小屋就叫苹果酒屋,墙上贴着一张纸片。除了荷马,其他劳工都不识字,他们让荷马史去读上面写的内容。那是几条住这酒屋的规则:比如不要在床上抽烟,不要在屋顶吃饭和睡觉,不要私自使用榨汁机等等。荷马一边念,大家一边嘲笑,笑这规则太傻,有些规则不规定其实也已经遵守了。一个工头说:“这些规则是没住过这屋的人制定的,规则难道不应该由我们住这屋的人自己制定吗?”大家笑着说着,就把那张纸撕下来,付之一炬。
    “苹果酒屋法则”,这是片名,也是影片主题的暗喻,是观众领会该片内容的一把钥匙。
    写实的“苹果酒屋法则”被付之一炬了,还有一些“苹果酒屋法则”, 是遵守还是突破呢? 遵守和突破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在福利院的红房子中,老医生拉齐也在突破法则,职场中的“苹果酒屋法则”。拉齐医生一直和荷马通信,也一直坚信荷马会回来。拉齐医生面临退休,管理福利院的董事会要他选择适合的接班人。拉齐医生坚定地认为,荷马是最好的接班人。荷马虽然没有上过医学院,所有的医技都来自于拉齐医生的亲授, 但他在福利院长大, 最适合也最能安心于福利院。拉齐医生觉得自己的学历就是荷马的学历,因此他将自己的学历嫁接给了荷马,上报给董事会,并将荷马的出走,说成是去传教,传教回来就能上任。结果董事会批准了。拉齐医生把这个造假,看成是对福利院未来的负责,是使命和担当。当然,这个造假的桥段是超越现实的艺术叙事,象征的意义大于现实的意义, 是不能当真的。
     这影像世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是否只会来劲地突破法则?当然不是了,合理的规则和法则不仅是需要的,也是要敬重的。偶尔的突破可以宽宥,不顾一切的突破也是不当的。
遵守和突破法则的辩证关系, 在影片的情节中实现着。荷马敏锐地发现:一个打工的黑人女孩怀孕了,而且腹中胎儿是遭强迫且乱伦后的孽种,是无论如何不该来到这个世界的。荷马看到了人世肮脏的一面,认同了拉齐医生的责任和担当。荷马在为黑人女孩做手术的过程中,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复苏了,他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为他回归福利院铺设了厚实的心理基础。
    回归还需要契机,影片就制造了。坎特的丈夫,那个中尉飞行员受重伤瘫痪了。坎特的规则突破戛然而止,她回到了自己婚姻的轨道中。坎特在影片中是美丽、活泼、可爱又真诚的,她没有准备好要孩子,就不顾法规去做手术,她对黑人女孩竭尽所能去帮助和照顾,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性格弱点。但她也是深明大义的,知道对有使命和担当的丈夫,自己对他也要有担当,她毫不犹豫地去担当了。这让观众对她的一度出轨轻视不起来。荷马爱坎特,但也清楚自己是备胎,该退时就要退。
老医生拉齐意外去世, 精神和身体都出过轨的荷马,回到了福利院,成为重生的拉齐医生,形不同神同的拉齐医生。
    每个夜幕深垂的夜晚,荷马像拉齐医生一样,给孩子们读一段书,然后说:晚安吧,你们这群缅因州王子。
    下面这幅图,我记得是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


    法则可以突破吗?

    平衡的构图,温暖的色调,是影像语言, 荷马背后的一盏灯,既是光源,也是象征。年轻英俊的面容平和、温和,有使命和担当做底色和光源, 内心是充盈和满足的。
“苹果酒屋法则”,要遵守吗?要突破吗?遵守为何?突破为何?看了这部电影,心中有了答案:无论遵守还是突破,都为那责任、使命和担当,还有康德所言的:头顶上璀璨的星空,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