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城里轶事(4)率性母女

(2024-01-12 22:38:40)
西城里轶事(4)率性母女
轻尝慢品
                                                      西城里轶事(4)率性母女



    前篇《父母爱情》中提到了咪咪(马洁诺),那年, 有关她父母的大字报贴到家门口。咪咪搬一张小椅子,拿一个小本子,站在椅子上一本正经地抄写那些她不一定能看懂的文字。小姑娘的举动让人吃惊, 有大人窃窃私语:这孩子胆子真大,那是要干嘛?也有大人试图阻止咪咪的抄写,甚至把她抱起来,可是咪咪蹬着腿,瞪着眼,挣脱大人的怀抱,继续抄写。过了好多年,我问她,当年为什么要抄那些大字报,她说:不知道,那时就是想抄而已。

    那就是咪咪的率性之举。咪咪的率性之举多着呢,她母亲邹曼琳也是很率性的,真是有其母,就有其女。

    我母亲有点崇拜邹曼琳, 觉得她是最聪明的女人。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 搭夜班时, 常常会有时间啦呱。母亲人老实, 加上我父亲有问题, 被欺负是免不了的, 邹曼琳常给她支招去对付那些欺人的人。母亲常在家谈邹曼琳, 她的一切都令母亲欣羡, 穿衣甚至饮食方式都要学她。记得母亲说, 邹曼琳吃饭用小碗, 吃米饭少吃菜多,  后来我家的饭碗也越用越小了。

    邹曼琳是上世纪40年代末一个医科大学的高材生,解放后是康复医院的外科医生。她貌倒不很惊人,肤色不是大理石般的白,而是荔枝肉那样透明的白。个子不高,也不窈窕,但风姿绰约。脸盘儿并不立体更不锥体,嘴巴还偏大,还好嘴唇是薄的,薄得翻飞自如,可以妙语频出。邹曼琳的父亲确实是国民党大将,1949年,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她没有跟随父亲一道去台湾,是为了心上人。那个人是不是咪咪爸爸呢?咪咪爸爸老马精瘦精瘦的,看不出年龄,是福建人,也是革命干部。咪咪是独生女,在那个年代,独生子女是很稀少的,所以常被怀疑是否是父母所生。咪咪从相貌到性格似乎是脱胎于妈妈,但和爸爸很要好。老马是级别不低的干部,在哪个部门任什么职,孩子们是不关心的,只知道他很忙很忙,常常不在家。但只要在家,咪咪一定是要和他疯作一团的。那个疯,让那些爸爸天天在家,却很少得到爸爸好脸色的孩子们有点羡慕嫉妒恨。

    那些大字报出现后,孩子们天性中的侦探力,在大人们窃窃私语的催化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猜测加上推理, 再用上开放式结构, 推论大致有: 老马如果是邹曼琳的情侣,那么就是一个党的地下工作者和一个也是地下工作者的女大学生的革命加恋爱;老马如果不是邹曼琳的情侣,那么邹曼琳的情侣,不知什么原因,在那个时代更替的时期蒸发了。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和老马结合,是天赐良缘,还是组织安排?又是一个疑团。刚解放时,有一些安排到城市工作的革命干部, 他们由于长期奔波于革命事业, 年纪不小了, 还单着身。组织会介绍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知识女性,与他们相识以促成婚姻。但据我对咪咪母亲的认知,她不会接受这样的促合。当时, 也有革命干部并不是土包子, 也许咪咪母亲和能解风情的老马, 就是一见钟情后的闪婚,后来发现,互相不适合,就一别两宽了。结合很率性,离异也不拖泥带水。

    邹曼琳有女人的妩媚,也有男人的刚烈,柔与韧是她的蒙太奇组合。在男人瞳仁里,她是梅兰芳扮出的美娇娘;在女人眼眶中,她是孟小冬扮演的英俊小生(不是老生)。听我妈妈说,邹曼琳不喜欢和女同事交朋友,她的好友都是男同志。同志是那个年代的通称,那时不兴说男人女人。用现在的话说,邹曼琳没有女闺蜜只有男闺蜜。她办事说话总是风风火火的,一上手术台又心思缜密,手指轻细如绣花女,指挥若定又如大将军。她是医院著名的邹一刀,不要说女医生了,许多男医生在她面前都甘拜下风。她似乎生来是要做职场精英的,那些婆婆妈妈的事从来不入她的法眼。
   
    大字报事件后,邹曼琳被下放到乡村医院。让她下放也只是避避风头,两年以后,她又回医院了。

    时光流到了1977年,停了10年的高考恢复了,西城里的许多孩子都参加了这次高考。咪咪说要报考一所综合大学的外语专业,并说要报考德语专业。那个年代没有人学过德语,报考德语其实也是考英语。咪咪心想报考德语的人一定寥寥无几,录取的几率要大得多。大家都觉得这太过冒险,咪咪不管不顾,率性而为。可是,那个综合大学的德语专业取消招生了,把上线的考生调剂到一所地方性师范学院的英语系。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咪咪与自己心仪的综合性大学失之交臂, 萎靡不振了一段日子, 又风生水起了。她和自己的辅导员老师轰轰烈烈地爱上了。与此同时, 邹曼琳终于和那个蒸发了几十年的恋人走到了一起,开始了黄昏恋之前的午后恋。那是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后的爱恋。什么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啦,背叛老马啦,和谁谁有一腿啦,都变了颜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了, 花边起来缭乱芬芳。应和那花边和八卦的是邹曼琳手上的一把刀, 人家爱情和事业高峰相遇,峰峦叠嶂得风光秀丽。外科的邹一刀,专注于乳腺外科,无数漂亮的乳房切除和修复手术,让她成为业界名人。

    咪咪的学业在妈妈的成就和声誉的比衬下,总是捉襟见肘,索性就不比了。妈妈希望她抓住黄金时期,把学业弄得棒棒的,争取毕业留校成为大学老师。咪咪不想顺从母亲的意愿,将爱的旗帜高举得人人看见。在爱的旗帜高高飘扬的时候,毕业季到来了。留校的希望很渺茫,如果咪咪开口让风头正盛的妈妈稍稍动用一点社会关系的话,也许还有一二希望,可那就不是咪咪了。

    师生恋的不良影响继续发酵,那个辅导员老师职称评审受挫,咪咪也被分配到一所近乎弄堂学校的普通初级中学当英语老师。人们以为她会落魄得灰头土脸,可她偏山花烂漫。笑声在校园里飘来飘去,把她所在的英语组办公室搞得像茶馆。校领导多次在大会小会上敲敲打打,马老师(咪咪)全然不顾。学生们喜欢这样的马老师,用他们的考试成绩力挺着马老师。正当校领导要推广马老师的快乐教学法时,马老师却很不长脸地怀孕了。

    邹曼琳本以为咪咪错过了黄金期,应该抓住白银期,好好干一番事业,也不枉是她邹一刀的女儿。大学刚毕业就生孩子,简直是辜负了好时代,不属于80年代的新一代,时代不蹉跎了,自己倒蹉跎了。这些话, 是邹曼琳跟我母亲说的, 似乎对我也有旁敲侧击的作用。

     80年代末,出国浪潮滚滚而来。咪咪的老公有一个海外亲戚可以帮助他们移民,如果不是邹曼琳太过激烈地反对,咪咪也许不一定去追那个潮。母强女倔,率性碰上率性,火花四溅。邹曼琳的反对铮铮作响:两个学英语的到人家英语国家,就是无专无业之人,不如在国内先读一个专业硕士学位再出去。虽然咪咪被拒签了几次,但最终还是签出去了。咪咪去美国的那些年,邹曼琳对乳腺癌手术和跟进治疗又取得了新突破,她大大咧咧,从不蝇营狗苟,但市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等等,一个个头衔和荣誉不争自来。

    咪咪在我眼中,是西城里的另类,是有男孩气的女孩, 灵动而不矜持,率性而不任性。这些,  是从妈妈那儿承袭来的。

    早已是海外赤子的咪咪,被微信的吸附力吸回来了。在西城里发小的微信群中,居然既能看出咪咪当年的样貌,又能看出当年她妈妈邹曼琳的相貌。她们母女不是beactiful定义的美丽,而是pretty范儿的漂亮。咪咪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一个港式茶餐厅,她没有按她妈妈期望的那样生活,但她按自己的意愿率性地生活着。虽然,她不是西城里发小中,在世俗意义上最成功的一个,但却是最率真的一个。

    咪咪母女的存在,是西城里引人注目的浪花。她们有底气的率性, 在那个很多人要被出身等因素拘役的年代,  无疑是一抹亮色。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