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把中国是否应该得“诺贝尔奖”放在眼里
 (2010-10-06 01:52:19)
	
			
					(2010-10-06 01:52:19)		| 标签: 中国诺贝尔奖科技科学资格人才杂谈 | 
http://s11/middle/647f5c1ax91e2485ff02a&690
  每到这个评诺贝尔奖的时候,似乎我们中国人的神经就绷得很紧了。按照道理来讲,中国从来没得过诺贝尔奖应该很平常或无在乎了,诺贝尔奖不就是一个以“诺贝尔”名字命名的一个奖励吗,只不过与国际奖励挂上了钩而已,我们中国也是不可以设置这么一个奖励呢。就像美国《福布斯》杂志一样,也同样是以人民“福布斯”命名的杂志而已,只不过这本杂志是世界著名的财经杂志而已,中国为什么就没有像“诺贝尔”这样的奖励和《福布斯》这样的杂志呢?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国人还没有资格得诺贝尔奖。我看到人们对这个“中国和诺贝尔奖的关系”讨论最多有两个话题:第一个是中国需不需要诺贝尔奖?第二个是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关于这两个问题,我们想与不想都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为什么说想与不想都没有多大意义?原因是中国人该得这个奖时肯定就会得和不该得时肯定就不得,当然这是评委等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个是资格问题,第二个是时间问题。当然对于资格和时间来说,资格还是最根本的问题了。中国需要诺贝尔奖吗?回答是一定需要,这不仅是人民的期盼,还是中国政府的期盼,一个泱泱大国,面对科技,文化,教育这些现状,况且诺贝尔奖是国际上的奖励了,即使我们中国没有这么威望的奖项。中国离诺贝尔奖到底还多远?其实远不远不是问题,也没有谁能够准确的预测得到,前不久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首席分析师大卫·彭德尔伯里预计“在2017年到2025年间,中国将捧得首个化学或物理学奖。”,到底预测准确不准确,还是要到时候才见分晓。
我们不管对评诺贝尔奖的心情有多激动,我们不管对评诺贝尔奖的程序有多愤怒,我们不管中国人该不该得诺贝尔奖,我们不管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我们唯一只有承认的是:中国人还没有资格得诺贝尔奖。
我们不要报着自我安慰的阿Q心理,一有哪个外国籍华人得了诺贝尔奖有些人就高兴得不得了,当然这也不能否定的是的确让我们中国人高兴,毕竟是中国人。作为我们中国人,太需要诺贝儿奖了。
试想,我们中国人自从那天从母亲肚子里出来,似乎很多东西都固定了,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就业结婚生子,赡养父母,好象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又有几个经得起“诺贝尔”的考验,恐怕很少吧,即使那些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做出了贡献的中国科学家。因此,我们可以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比,到底应该不应该得这个“诺贝尔奖”?这也应该是我们面临的问题,需要解决的。
但是,我们中国人到底有不有资格得诺贝尔奖的呢?肯定有,因此有人说如果“诺贝尔奖”能够早设置的话,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应该得诺贝儿奖了。中国人还是有资格的,应该获奖的老舍因为获奖前的去世而与文学奖无缘,这是我和朋友在一起谈过的问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为世界做了巨大的贡献而为什么没有得到诺贝尔奖,这些问题难道不是我们所思考的吗?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诺贝尔奖每年就那么几个人能获得,全世界这么多科技工作者难道就这几个人有资格获得吗?答案不成立。成立的是看诺贝尔评委们看到了还有一部分人做得贡献更大不?
  我更需要提出的是:中国不缺少人才。有些国家认为中国一直还没得过诺贝尔奖,是否就怀疑中国人就没有这个能力得这个奖了呢?,是否就不把中国人是否应该得“诺贝尔奖”放在眼里了呢?即使我们中国人讨论得热火朝天。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