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在我家
爷爷的姓名张传舜,排行老三,兄弟最小。排行老二的二爷叫张传尧。排行老大的大爷爷叫张传恕。爷爷1900年出生,1958年去世,我1966年出生,自然是没有见过爷爷。也没有见过二爷爷、大爷爷。
由于爷爷去世早,也由于爷爷名字的“舜”,不知道啥意思,平时用得也少,所以爷爷的名字老是理解不了记忆不牢,初中之前,每到过年祭拜爷爷的时候,总要问起爷爷的名字。
初中课文,毛主席诗词,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到这个时候,才知道尧舜是古代先贤。
直到这次学习中国文化概论,儒家经典《尚书》有《尧典》、《舜典》篇目,专门写尧帝、舜帝,才知道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037年,有个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五位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因其伟大,被后世追尊为五帝。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人们常说的三皇五帝,爷爷的名字就是取自舜帝,可见文化意味多么厚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曾祖父对儒家文化的器重和崇拜。
这个“梗”与“缘”让我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增加了不少的兴趣。真要好好看看《舜典》。
父亲的名字叫张家金。金是啥意思,原来以为是金色的金,金子的金,反正是个火热的名字,好。有位堂伯(大爷爷的四儿子,广西堂弟张卫华的父亲)叫张家木,小时后见到堂伯,就想,为何叫木这个名字?也从来不知道原来金、木是“一家”。
这次学习文化概论,汉代董仲舒注解《春秋》的《春秋公羊传》,属于十三经之一的儒家经典,董仲舒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用阴阳五行附会儒学,使得儒学宗教化。其中,阴阳五行,在战国时代就盛行。所谓阴阳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姓名中“金”、“木”来自这个体系之中,也可见家族对儒家文化的器重和尊崇。据说,人出生以后,要算命,算算命中五行缺什么,缺什么就用名字补什么,就可以带来吉祥如意。缺金叫金,缺木叫木。如此也。
这样推理起来,我的家族中,儒家文化氛围还是很浓的。正因如此,对于读书是比较重视的。据父亲说过,爷爷排行老三,上过私塾,达到秀才的水平,是可以带学生,因为脾气太温和,管不住学生,就没有办私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