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仁,在《中国史纲要》里,就是爱人的意思,孔子标榜贵族是爱人的,是从维护统治利益说的。为何反孔,就在这里,说他虚伪。教材说,孔子把仁与贵族等级联系在一起,说得很委婉,没有说白,这是导致学习费力的原因。
2.
《中国史纲要》非常简洁透彻明了,可以作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解释。中国文化概论,怎么理解?
答曰: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精华。政治制度、礼约规俗、生产生活、文化宣传教育、语言文字活动,这些都不是先天自然
的,在没有人的时期是没有,不同于山川。有人以后才有,所以叫人类创造。这些人类创造活动浩瀚广袤,我们把其中的精华部分,各个时期影响巨大的行为创造叫做亮点,这些亮点提炼以后的精华部分,具有文化的形态的时候,才被提升到文化的高度的。低度呢?就是几千年生活的日常。高度呢?就是提纯萃取后的,教材的历史文化脉络,所要串联的珠玉,就是这些精华,是历史析出的晶体。因此,学习这门课,要有提纯萃取的心态,这些已经被萃取过,所以浓度很高。必须有历史高度和文化心理,才可以理解。
3、
政治制度和礼约规俗,是人治理人、规范约束人的创造活动,是人对人的客观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就是国人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不站到一定高度,是看不见这个实践活动创造活动文化活动,其核心是治人。生产生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生产就是为了生活,种田就是为了吃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都是物质的大自然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是人治理物。
精神文化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他不是解决国家和社会问题,也不是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不讲政治和秩序,不讲社会生产与生活,是讲一个人如何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意义发展自己办好教育,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与自我提升。所以宗教也好、伦理也好、艺术也好、教育也好,都是关于自己的一种文化范畴。这些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的创造。叫精神活动。这个精神活动的结晶,叫精神文化。
说白了就是这些,再去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