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建立这么一个学科,是一个概论(不是深论),是关于中国文化的。
这么一个学科是客观的,就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听了三位大教授的课,是从不同的角度在研究,研究涉及的内容不完全一样,但是指向还是一样的——研究中国全部历史的人类创造,重点是传统,是古代,很少涉及现代。这些人类创造,大家同意用“文化”来标书。这些创造既然是全部的,自然就包含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狭义)、社会生活的。。。。所以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是的,生产与科技是的,文化艺术是的,民生百态风俗礼仪是的,。。。。。凡是人扩散的东西,全部都是。
这是一个多么宏大的范畴。这个范畴在社会学概论中的定义是一致的。社会包含——自然、国土、文化。。。这里的文化就是与自然界相对的一个概念。
三位教授,北师大的教授偏重哲学观念来研究,华中师大的教授偏重历史规律的分析来研究,华中师大的教授偏重用文学作品的方式来研究。各种方向侧重,有各种结果和结论,但是研究的对象范畴是完全一致的。显然,中国文化概论是一个开放而兼容的系统,每本教材可以不一样,教材也会更新,几十上百的教材,都是标准的中国文化,各个高校都可以自己编写。
我们的自考教材,其实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反复修订的。可见,对于教材不要抱有完全准确圣旨一般的感觉,听一下一家之言而已。当然,这全是人家研究的结论,是成为知识的东西,我们不需要研究,学习最大的目的——是了解是记忆,大量的工作还是对大脑的输入与储存。
所谓考点——就是要求我们记忆一些东西,装载。相信人家的话,记住人家的话。这些东西,全部是描述性的,叙述性的,是一个结论。他们的论证过程,你可以懂,也可以不懂。
在这里,文化和社会,就非常重合了,和政治宗教重合了,和生产科技也重合。但是还是不一样的,仔细看教材,各自的侧重还是不同。但是,有40左右的内容是根部知识,是一个共同体,只是个别表述不一样,语言体系归于各自学科,但是要反映的本质是一样的。
政治制度的延申就有了行政。文化学只涉及政治的浅层,所以行政科学是看不到的。但是,行政科学是存在的,公共行政是存在的,政府是存在的。这是公共政策学、行政法学、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公务员制度研究的范畴——这些科目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