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游杜康沟

(2025-02-14 15:37: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浅笑安然(散文)

   我是地地道道的白水人,对家乡“四圣”有着深厚的文化情节。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去这些地方转一转,看一看。想起来,距离上次去杜康沟已有好长时间了。最近,一直踅摸着再去游览一次杜康造酒的地方。


今天,是三九第一天,不过,天气却出奇地好: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朵,阳光暖暖地拂照着大地,我们欣然驱车前往杜康沟。


从县城出发,不过十多分钟路程,就进入“酒圣”大道。这里,是白水县的工业园区,也算是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车子一直朝西,在这条平整、宽敞、干净的大道上疾驰。道路两旁遍布着园区大大小小的建筑:什么新华公司、宏达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示范园、中交天河公司、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等等,等等。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一个个园区展示着不同领域的科技风采。行驶在宽敞的“酒圣”大道上,除了天空倾泻的湛蓝色一尘不染,一种无处不在的整洁、干净也充斥于眼帘,让人觉得舒适而惬意。


很快,车子驶入大道西头。这里除了历史悠久的杜康酒厂,还有好几家个体酿酒作坊。不用说,一阵浓郁的酒香沁入鼻腔。看来,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酒圣”大道,一点儿也不枉“杜康”美酒的名号。顺着道路继续朝西,开始进入下坡路段。这里虽然坡度大,弯道急,几乎是折尺形线路,但路面光趟,路侧又设有醒目的绿色护栏,倒是可以放心地行驶。


车子走到半坡,一眼望去,就能纵览杜康沟全貌。没想到,随意的俯视,竟让我大吃一惊。不知什么时候,这里已被重新修葺整理过。从“酒圣”大道,到这沟坡,一直到坡底,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全是整洁、干净和宽敞的感觉。尤其在杜康沟入口处,一改从前逼仄、荒乱的模样,代之而起的是宽敞、整洁、修葺一新的舒适感。仔细观察后方知:这里的道路硬化面加宽了,两辙宽的道路很是平整、规范,中间还标有黄色的分界线,跟任何一处正规公路的规格都没有什么区别。再者,杜康庙南侧的广场面积也扩展了不少——广场东面高高的山崖被斩切成三级直立的递进式台级,最下面挨地面的一层、大约两米多高的土崖,全用水泥裹砌起来,既防止了山体滑坡,又扩大了广场面积,看上去很是美观。以前从广场东北方通往杜康墓的土坡也被修葺一新,完全是石条铺路,分三级共二十多个台阶。这种设计,一下子提升了杜康墓的整体气势。


当车子停靠在广场西侧时,我们都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意欲一睹杜康沟新的风貌。广场的确比原来大了许多,脚下青砖铺地,做到了全方位硬化。打眼望去,杜康亭,杜康庙,杜康墓尽收眼底。我们先走向杜康亭,这才发现,杜康亭西侧的老河槽中正在打造一处蓄水工程。这片区域虽然正对着杜康庙,但以前几乎是一片荒芜之地,现在,终于改换了面貌。对于场地并不宽泛的杜康造酒故地来说,这点拓展便显得意义非凡。遗憾的是,杜康泉边多了一块“亭子倾斜,请勿靠近”的标语牌,让人感觉极为遗憾:四十年风雨剥蚀,四角翘檐的杜康亭成了危亭,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无法走进亭下的杜康泉,只能默默地祈愿这座古老的亭子能保持原貌,继续遮护宝贵的杜康泉。


登上数层台阶,即进入杜康庙前殿。前殿内竖立着《杜公祠碑》。上面依稀可见这样的记载:“造酒之法,不酝不酿,五七日而味成……其工省,其味淡,殆太羹无酒之遗意焉”——这就是传承千年的杜康酒,汲取天赋甘美的杜康富锶矿泉水,以秘传的古老配方和酿酒工法,选用优质大麦、豌豆、小麦制成中、低温酒曲,精选优质高粱为原料,用陶土砖窖续渣发酵,混蒸混烧而得原浆,经数十年酒海陈藏,再转入陶缸长期储存,形成白水杜康酒特有的清香风格。


孙儿看到现有的庙宇这么狭小,便悄悄问我:“杜康爷的贡献那么大,庙宇怎么这么小啊。”我告诉孙儿,这是受地理空间的局限,但并不影响杜康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由此,我对孙儿讲起了一件事情:2020年,在修缮杜康庙时,发现庙址土梁上现出一道长约10米的白灰面层,明显属于洞顶坍塌所致。经勘测,周边地表上还零星散落着史前至汉唐时期的陶制容器残片,考古人员便依此判定:杜康沟东梁上曾开挖过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长约10米的土窑洞。这些窑址与酒作坊遗址毗邻,应该是用于储藏粮食、酒类物品的。也许是听了我讲述的杜康酿酒的伟大功绩和有关的历史遗存,孙儿似乎对“酒圣”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酒圣神像前,孙儿点上香烛,虔诚地叩拜着“酒圣”,我们也都行鞠躬礼,对这位酿出世界上第一滴美酒的先圣深表敬意。祭拜完毕,离开了杜康庙,朝南出了小圆门,下过几个台阶,即来到广场北缘。向东不过数米远,就是杜康墓。登上二十多级高高的台阶,便来到杜康墓前。


杜康墓冢的封土为亚圆形,南北约10米,东西约15米,高约5米,外围有两道砖彻的花墙,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为研究我国酿酒史和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因此,2008年,杜康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杜康墓前,我们再一次行鞠躬礼。缅怀过先圣,就看到神道一侧堆放着一个造酒用的青石遗槽,我不由心生感慨:数千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如今,物是人非,唯有这历经数千年的遗物,才是走过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者!


在杜康墓东南角的地面上,有一块极小的指示牌,箭头指向东面,上书“龙山文化遗址”字样。这是指202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杜康沟发掘龙山文化时期遗址时,发掘了多处灰坑和带有白灰面层的房址,并出土了大量陶器残片。其中拼接出来的陶器中,就有有名的尖底瓶。这次,我们没有上山去瞻仰“龙山文化遗址”,只在遗槽前观瞻了许久,才离开墓地。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今人来说,白水杜康酒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佳酿,它更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符号,一种浓郁的文化传承。杜康酒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及其传说故事,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参观结束,我们回到广场中央。举目四望,碧空如洗,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儿杂质。四面群山环抱,枯树林立,将这里衬托得格外静谧和安适。我不禁遐想:造酒的先圣就是在这荒芜的沟谷里,率领众人用勤劳的双手,酿造出了人间第一滴美酒,那时那刻,该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场景啊。恍惚间,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酒圣率领众人热火朝天地酿酒的景象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迎年序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