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崇蛇情结

(2025-02-17 15:07: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浅笑安然(散文)


 

十二生肖,起源于中国,相传是由黄帝确定的。它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纪年方式,每12年轮回一次。事实上,人们不光用它来纪年,还用以区分不同属相人的性格和命运。

蛇,位居十二生肖第六位,最初是古代东夷部族的图腾,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而令人尊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被视为神秘的动物,是智慧、灵性和力量的象征,也有财富、健康和长寿的美好寓意,成为人们崇拜的神灵。

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氏、女娲氏,还有华夏的祖先轩辕氏——黄帝,都是人面蛇身。在古代墓室绘画中,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和女娲交合在一起的画面。传说,正是他们的交合才产生了人。

追溯遥远的古代,人的生存环境极其险恶。在食不果腹的境况下,还得面临野兽的侵害。蛇,就是最难御防的动物,尤其是毒蛇。长期以来,蛇的危害使人类由对的畏惧而生敬意,进而由崇敬演变为精神上的崇拜。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故事,是人类早期崇蛇意识的表露与浓缩。后来,这种蛇崇拜经过各朝代不断传承与演变,最终将其形象固化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据《中国民间信仰》记载:“汉族自古即崇蛇,由崇蛇而发展崇龙。”由此可见,蛇,就是龙最初的原始形态,这也是很多地方把蛇称作小龙的缘由。

人们对蛇的崇拜,从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

古时,元宵节前后,很多地方都搞春祭游蛇灯活动。此时,正值惊蛰、春分节气,蛰伏了一冬的蛇王开始活动,随之,雨水会多起来。很显然,人们在以这种方式祈福风调雨顺。到了农历七月初七,还要举行秋祭赛蛇灯活动,其仪式隆重而热闹。在宜兴一带,每逢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七月十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前后也都有祭蛇习俗。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还以野蛇和家蛇对蛇加以区分,并禁忌直呼其“蛇”,代之以更为敬重的蛮家、苍龙、天龙、大仙、祖宗蛇、家龙、老溜等称谓。民间认为,家蛇象征财富,绝对不可打杀。据说,家蛇还能将富人家的米面运送到穷苦人家。人们称这种米为蛇富米或蛇盘米。还有人相信家蛇守在米面囤边,米囤里就会自动溢满米面,而且取之不尽。有一年,父亲就从我家的水井里绞出过一条家蛇,当父亲绞上一桶水时,那条青灰色的蛇就半盘在桶壁和桶把上。祖母看见了,赶忙吩咐把它“请”进门外的草丛里放生。

少数民族的“崇蛇”文化丰富而悠久。广西侗族人认为,蛇神就是大地之神。每遇大旱、虫灾时,村村寨寨先用藤条、竹筒等编扎一条“大蛇”,然后,通过演绎大蛇舞以祈禳,俗称舞草龙,以求蛇神消除灾祸,降福人间。由于崇敬蛇神,侗族人向来还有禁止杀蛇、食蛇的习俗。而在山西、陕甘等地,则广泛流传着“蛇盘兔,必定富”和“喜珠石榴蛇盘兔,荣华富贵必定富”“红蛇白猴满堂红,福寿双全多康宁”的谚语。不难看出,这些民谚中,寄寓着人们对美满婚姻的憧憬和期望。

最有趣的是,在云南彝族人看来,人的生殖能力完全是由蛇神赐予的。当地彝族青年订婚后,姑娘家一定要择吉日请一位长辈携带丰厚的祭品上山。先通过卜卦方式,选定一棵幼树虔诚地献上祭品。这才将小树连根挖起,带回家里。随之,用小刀幼树刻一条蛇,放在姑娘的枕头底下。待姑娘出嫁时,木蛇便作为必不可少的陪嫁物带入男方家,在祈求蛇神保佑夫妻恩爱、子孙发达之后,再将木蛇置于新婚夫妇枕头下,夜夜相伴二人。等新娘子怀孕后,娘家还要祭拜蛇神,感谢蛇神赐予子孙。祭拜礼结束,又将木蛇挂置在夫妇床头上方。彝族人认为,夫妻的第一个孩子就是蛇神的。孩子满月时,外婆或姨妈还要到女婿家祭祖先,并把婴儿抱到木蛇前磕头,再将木蛇用竹篮背出村外三叉路口烧掉。他们认为,蛇神已赐了第一个孩子,以后,姑娘就可以继续生了。由此看来,彝族的蛇崇拜,与生殖及繁衍后代密切相关。

据说,中国人对蛇的崇拜,在宋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蛇王庙遍及全国各地人们甚至拥僧侣大师为蛇王。就连福建省的简称,与蛇崇拜也有关系。《说文解字》中记载:“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这说明,在远古时期,福建先民就以蛇为部落图腾,保留下来的蛇崇拜文化习俗也更为深厚。

渔民对蛇神似乎更为偏爱。史载,商人郑光初自海上由福建抵达上海,卸完货物后,发现舱底有个大洞,一条巨蛇恰巧塞填了洞孔。众人将那条救命的巨蛇拉出来,发现它居然长一丈有余,可惜,蛇已僵死。郑光初见此情景,认定这条蛇就是救苦救难的神灵。于是,他在船舱点香烛供祭。这件事轰动一时,连住在上海的洋人也登上船只,去观看“蛇神”。

不仅如此,蛇的形象也作为艺术载体被广泛流传。很多时候,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祥瑞、敬畏、辟邪的象征意义。现今发现的很多文物器具上,也都或雕或刻蛇的形象。就是在传统书法和剪纸艺术中,龙与蛇,也成为人们着力宣传的对象

在传统的生肖剪纸中,各种图案的蛇在剪纸艺人手下栩栩如生。其中,有象征富裕和吉祥的盘绕着兔子的蟠蛇,还有作为驱灾、镇五毒的毒蛇。这些剪纸,造型朴拙、色彩鲜艳,与其他生肖剪纸一样,为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增添了喜庆和吉祥的色彩。陕北人们常把蛇绣在孩子的服饰上,以求庇护。有人结婚时,洞房的窗花也“蛇盘兔”的图案。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有些地方,把龙和蛇的剪纸贴在门窗、猪圈或鸡窝等处,用以驱灾。因为蛇又寓意“财”,民间还有“牛踩蛇”的剪纸,意在“年年发”。

说到蛇,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还是蛇在文学艺术中的意象。一部《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品中的白素贞忠于爱情的凄美故事,令无数人为之着迷和倾倒。

一直以来,蛇以其强大的适应性和超强的繁殖能力,挑战着生存的极限。它顽强坚忍、自强不息,逶迤前行、以柔克刚,聪慧机巧、勇猛无畏它没有鱼鳍,却可以游刃有余地在水中行进;没有锋利的爪子,却能让百兽望而生畏;没有强壮的足趾,却能遍及各个角落。蛇的周身都是宝。人们以蛇为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就有蛇可入药的记载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从这个意义上说,蛇,妥妥就是人类的好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