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徽”走笔——“金徽酒白水县核心客户”陇南行

(2024-10-30 20:17:03)
标签:

旅游

分类: 浅笑安然(散文)
受甘肃“金徽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驻白水代表朱云平及白水“三和酒业”总经理王彦军先生之邀,我有幸加入“金徽酒白水县核心客户”之列,前往甘肃徽县参观学习。10月21日早八点,我们一行22人从三和酒业出发,欣然前往陇南徽县。

车子一路疾行,经西府辖区,由宝鸡进入银昆高速。虽然天公不作美,但一进入秦岭,我们的心情还是格外敞亮。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厚实的山峦和漫山遍岭旺盛的植被,一下子置身花花绿绿的大山之中,目之所及,都是自然天成的极致美好:那突兀而起的山峦和层层叠叠的草木,变换着姿态和色彩在我们眼前招摇。两岸重山叠嶂,沟谷幽深,中间一条白练似的公路依着山势蜿蜒伸展。路经或上或下,山色时明时暗,大有曲径通幽之美。时值深秋,山上的树木花草不再是单调的绿色,即便还没有完全抵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境地,但满山满坡满谷色彩的变奏已经迫不及待地倾情上演。在这场以红黄绿为主色调的变曲中,红色和绿色成为主角,黄色则甘居配角。在这里,新生和凋落兼容,旺盛和零落并存,生命的兴衰相得益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得以无遮无拦的渲染和倾泻。带着对生命的敬意,对大自然的敬畏,我们在秦岭腹地兜兜转转了大半天时间,终于在下午五点多抵达金徽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进入公司行政区,浓浓的酒香味就扑鼻而来。入住公司酒店,干净卫生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热情周到的服务令人顿生暖意,长途劳顿也随之消减。

六点整,我们在金徽酒业公司宴会厅享用到丰盛的酒席。席间,大家觥筹交错,一边品尝着醇美的金徽酒,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都为能喝到这么纯正的美酒而赞不绝口。此后两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如此,每席必有金徽酒凑兴。有趣的是,每瓶金徽酒都可以扫码得红包,这小小的福利让大家备觉温馨。期间,有嗜酒的同行者在品味过金徽佳酿之后,不由对小朱和王总大赞此酒,言说,回家之后,金徽酒必定成为他与朋友常聚常饮的不二选择。事实上,在次日的参观学习中,我们也真正见识了金徽酒迷人的魅力,见证了金徽酒业因工匠精神创造的奇迹。

金徽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素有“陇上江南”美誉的秦岭南麓、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这里四面环山,季风显著,热量充足,水温恒定。丰富的光温资源和独特优良的气候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酿酒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如此,嘉陵江源头之水穿厂区而过,使得这里水质优良,土壤肥美,五谷丰茂,被认证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

追溯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可谓源远流长。它源于西汉,至明清时期,徽县就有中国“西部酒乡”的美誉。1951年,在“永盛源”等多家知名白酒作坊的基础上,始建金徽酒厂。上世纪六十年代,金徽酒成为全国首批获准国家注册的白酒品牌。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陇南春酒”畅销大江南北。至八九十年代,金徽酒又不断研发新的产品,荣列“西北名酒”。2006年,亚特集团接手金徽酒业。自此,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金徽酒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19家白酒上市企业。在2016年之前,金徽酒之战略主要是:立足甘肃,发展西北。至2020年则调整为:布局全国,深耕西北。如今,金徽酒业已在省外设立7个销售公司,基本实现了在甘肃本土的绝对领先,在西北做到最强,重点突破华东。

第二天,吃过早点,我们在司机兼解说员小王的带领下,坐上了前往厂区的电车。从小王满是自豪的解说中,我们了解到:金徽酒业现有员工3000余人,其中,省级评定28人,酿酒师1000人。金徽酒业最令人钦佩的,就是注重“生态酿酒”。走进生态酿酒园,整个园区整洁卫生,厂房布局中规中矩,环境十分清雅。酿酒园区占地2000多亩,产能5万吨。整体老酒储存10吨,总资产44亿元。截止到2023年,年销售额已突破30亿,给国家上交税费6·5亿。这些辉煌的数字背后,是金徽人孜孜不倦的付出和对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追求。

小王告诉我们,金徽酒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生态酿造上独树一帜。金徽酒始终恪守古法酿造技艺,形成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分级陈酿的独特工艺。走进场面宏阔、秩序井然的酿造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大干。小王向我们详细讲解着每一道程序的工艺,我们便了解到金徽酒独特的“三级工艺(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和“三场储存(坛养、罐储、海藏)”酿造技法。正是这种独特的三级工艺酿造,成就了金徽酒“只有窖香,没有泥味”的浓郁风味。而“三场储存”则是对酒品的三重陈酿。这些传统工艺,让每一滴原酒都经过时间的孕育和岁月的静养。金徽酒就是在金徽人的精心酿造、用情酝酿中成为难得的美味佳酿。其味醇厚甜润,回味悠长。

“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靠窖池老。”从小王的解说里,我们听到了两个关键词——“窖池”与“窖泥”。小王告诉我们:窖池和窖泥越老越好,这两者是决定酒酿微生菌群良莠的关键。我们仔细观看时,发现酿酒工正在精心保养密封着“窖池”的“窖泥”。据说,这些老窖泥已相传使用了四百多年。正是这些老窖泥和老窖池的巨大作用,才有了金徽酒窖香浓郁、醇厚甜润、入口爽洌、回味悠长的特有品质。

来到地下酒窖参观时,我们亲眼见识了穿越数百年的“酒海”。这些自明代万历年间(1580年)延续使用至今的国家文物级槐木酒海群,至今仍在储存金徽高端原酒中发挥着其它储具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们不光是金徽酒独有的储存方式,也是世界储酒史上的奇迹,更是金徽酒历史悠久的实物见证。难怪这些“酒海”被称为白酒界的“活化石”。从明代至今,四百多年来,酒海里始终装满美酒,滴滴珍稀传世的酒母因子,散发着经由岁月沉淀的浓郁醇香,是实实在在的储酒神器。

在地下酒窖,我们还看到了金徽酒业举办的评酒会。据了解,金徽酒业拥有7名国家级白酒评委、28名省级白酒评委和1000多名酿酒技师。这些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是金徽酒品质保障的忠实鉴定者和守护者。

在金徽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无论是听取讲解,还是观看展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共创共享”这一理念。金徽人时时刻刻将“共创共享”当做一种不可或缺的奋斗精神融会贯通于日常工作之中。小王说,在公司,“共创共享”是原动力,“共成长”才是终极目标。公司的口号是“以奋进者为本”,即是指公司员工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那些在工作中满怀激情,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人,就有更多获得施展抱负的舞台和极佳物质激励的机会。为了这句响亮的“共创共享”,员工们团结协作,敢于创新,勇于创造。无论从产品设计、原料供应、粉碎,还是制曲、酿造、贮藏和包装、销售、物流诸方面,无不在创新、创造上下功夫。在包装车间,我们看到机器包装流程畅通无阻,准确无误。偌大的包装车间里,一台台机器自动作业,一箱箱成品酒沿着流水线依次被输出车间。整个过程,只有少量工人在随机操作。

听着小王的解说,我们深以为然,因为金徽酒的企业精神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事实上,每一位金徽人在实现“共创百年金徽,共享美好生活”的路上,都以笃定的意志,执著的信念,顽强的拼搏,精益求精的匠心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平凡的热能。

出了厂区,即是金徽酒业开阔的休闲广场。广场上一只造型巨大的金色酒坛吸引着我们,酒坛一侧长长的一池清水在微风中轻漾碧波,水池尽头是一尊造型雄伟的方鼎,与酒坛遥相呼应。其时,蓝天如洗,秋高气爽,美好的景致激荡着我们的心房。大家在这里拍照留影,也把金徽酒业宛若仙境的生态景观存留于心。

午饭后,驱车前往金徽矿业参观。金徽矿业是一座采选铅锌矿石的大型矿山。原本想,矿山有啥好看的?可当车子开到山顶的时候,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这哪里是矿山啊,活脱脱就是一处原生态风景区嘛。且不说那一地明艳得滴水的草地,也不说木质长廊尽头、修建在山头上四角翘檐的亭子,单是俯瞰山谷里排列有序的职工生活区和四面八方无处不在的草木秋色,就已经令人心旷神怡了。向随我们一起上山的美女解说员一打听,才知道矿山入口的准确位置。原来,金徽股份一直遵循着“矿区变景区,产业生态化”的办矿理念,在探、采、选、以及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坚持科技创新,修复矿区生态环境,赋能绿色发展,真真切切做到了开发和保护并重,企地和谐共赢。

伫立山头亭内,举目四望,山间草木旺盛,层林尽染。闪闪的阳光,像温柔的手臂抚摸着我们,使人备觉温馨和惬意。如果没有建在深山峡谷中那鳞次栉比的楼房,谁会想到,在这僻静的大山深处,竟然藏着一座矿山呢!虽然我们没有近距离看到矿山的真面目,但却在展馆演播室,通过5D影视感受了地下采矿的整个过程。5D影视模拟的座椅特效和环境特效,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采矿、运送、爆破冲击等多种感官体验,使人身临其境。从5D影视室出来,我们对现代化采矿都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衷地发出“科技现代化,真是了不起”的感喟。

当司机师傅催我们离开的时候,大家才依依不舍地乘车下山,告别这风景优美的矿区,离开这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徽县。回归途中,徐徐山风送爽,想起那句“风过金徽带酒香”的美句,我们似乎又嗅到了金徽佳酿播撒的沁人心脾的酒香。天地孕金徽,酒酿自天成。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徽酒,这杯来自长江酒廊深处的美酒,会更加醇香绵长,回味悠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