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
(2024-10-14 19:21:46)分类: 人物风采 |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白水县北乾福利砖厂的时候,就发现,砖厂又添新气象。
走遍整个厂区,干净卫生是最明显的特征。在北乾福利砖厂,见不到一粒煤灰,也看不到一块土坷垃,闻不到一丝煤烟味。偌大的空地上,两千多万块成品砖被高高垒起,砖垛码放得整整齐齐。走进生产车间,其整洁程度更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哪像生产条砖的地方?它更像生产某种轻工品的车间!歇工期间,车间被洒扫得一尘不染,各种机械悉数归位,一切都显得秩序井然。而在厂区东南角,新增的“湿电除尘”设备更是雄伟和醒目。刘新东厂长告诉我们,这套设备价值二百多万,是今年新添的。在增加了湿电除尘设备后,又改造了脱硫,脱硝,加大了水池,硬化了厂区路面。众所周知,这两年生意难做,尤其建筑行业的萧条对砖厂运转影响极大。想到这些,我禁不住问道:“生意这么难做,你还加大投资,这得花多少钱啊?”刘总伸了伸指头回答:“今年,我又垫付了五六百万。”
五六百万,对即便是现代化的新型砖厂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以我对刘厂长的了解,即便经营困难,他仍不惜血本大幅投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一切,皆源于刘新东本就是一位富有情怀和爱心的企业家。
刘新东,河南鹤壁人。五岁时,父亲不幸离世,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六人艰难度日。因为家贫,他十五六岁就辍学去砖厂干活。那时候的砖厂,还是最原始的人工制砖法,又苦又脏又累。虽然多年的砖厂经历让刘新东吃尽苦头,但艰苦的环境却也磨炼出他坚强的意志,锻造了他坚韧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魄力。凭着勤恳踏实的个性,刘新东很快就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制砖能手。可以想见,从他十八岁开始承办砖厂,到三十岁创建先进的隧道砖窑,期间是十年磨一剑的辛苦付出和异于常人的不懈努力。
自从2010年4月刘新东受邀来到白水北乾福利砖厂,他就把白水当成了第二故乡。可以说,北乾福利砖厂凝聚着刘新东的血汗,也见证着这位来自中原汉子的真诚付出。十多年来,刘新东凭着过硬的业务,执著的努力,将原本生产效益十分低下、只是落后“轮窑”的北乾砖厂,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座自动化隧道砖窑。令人称奇的是,由于工艺的更新与改进,只用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少的黄土就能制砖,其余材质,也全是废料的重新整合。正是制砖材料的变更,隧道砖窑烧制时居然省却了煤炭!也就是说,刘新东制砖,一直在“废物利用”上大做文章。他利用废弃的煤渣、煤矸石、建筑垃圾作为制砖原料,这就大大改变了制砖对环境的污染。关键是,新制的砖,无论从耐用度还是强度上说,都比以前高了很多。北乾福利砖厂采用的正是这种既节能又环保的先进生产线。不仅如此,刘新东还不惜加大投资成本,一步步提升着砖厂的硬件设施。从刚接手时几乎还是一个空壳子的落后砖厂,到现今一应设备齐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北乾福利砖厂成了名副其实的集电气化、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企业。
而刘新东最令人钦佩的,还远不止这些。他的大爱情怀,才是构成其人格魅力的关键所在。
走进刘新东简陋的办公室,我们发现,西墙上高悬的奖牌又增多了一些。一看就知道,刘厂长还在坚持做公益。今年,他又被白水县“各界爱心济困协会”评为副会长和“优秀会员”,被白水县中小企业评为副会长。他还荣获了白水县工业信息化局颁发的“突出贡献奖”。同时,他的北乾福利砖厂也被评为“优秀企业”。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北乾村,有关刘厂长的事迹众口皆碑。尤其他对附近村民的关照,大家都有目共睹。每每说起刘新东,在砖厂搞运输的十余位村民无不深表感激——是刘新东让他们找到了这么好的就业门路,找到了创收的好去处,他们打心眼里感激这位朴实能干的厂长。不光如此,平时,村里谁家有了红白大事,刘新东都要随上数量可观的份子钱。倘若遇有给老人箍造墓穴的,他就免费送去足够多的块砖,以示扶助。学校和村上所有的公益活动,都留下了他捐款捐物的印记。近几年,他还坚持资助北乾村的大学生。即便在砖厂效益受阻的当下,他还是不改初心。今年又资助了8名大学生入学,资助资金计16000元。以上这些,不过是刘新东厂长所做的慈善公益之冰山一角。每年“六一儿童节”,他关爱留守儿童;“重阳节”里,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他给重病患者集资捐款,给村上捐资捐物,积极参加社会组织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给故乡鹤壁“同乐会”捐资捐物······他参与过的公益活动实在太多了,帮扶过的人也太多了。在熟知刘新东的人眼里,他就是一位爱心大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我常想,一个外地人,能在他乡创业扎根十多年而得到共事者的信任和认同,靠的是什么?除了诚信为人,踏实做事,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博爱之心和宽广的胸怀!只有心里装着他人的人,人们才会由衷地敬佩他。刘新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无私利他的胸襟,有扶残助弱的情怀,有致富不忘济贫的大爱。唯其具有这么高尚的情操,一路走来,才能成就不凡的业绩。厚德之人必有福报。我想:如果好运不属于刘新东这样的企业家,还会属于谁呢?
前一篇:中秋节,思念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