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不喜欢坐电梯?那么也很难上高楼
(2010-09-15 17:57:46)
标签:
转载 |
分类: 投资之道 |
这种想法对吗?
“坐电梯”是每个长线持有股票的人经常碰到的情况,它所承受的东西无需多言,每个长期持有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很多正在或者准备进行长期持有尝试的人,都会在这一问题上产生纠结和举棋不定,这是很正常的阶段。但如果我们将思维的侧重从“怎样办”转为“为什么”的时候,也就接近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刻。
“怎么办”这个念头萦绕在脑海中的时候,会让人不自觉的去产生“两全其美”的冲动,这一冲动的目的地通常就是“波段”;“为什么”这一角度让我们脱离开现象而去思考这一行为的本质意义是什么,这一思考的过程是避免“患得患失”并实现“知行合一”的必要前提。
长期持有,从来就不是一个“最完美”的投资方式;而成功的投资,也根本就不需要“最完美”的方式;完美的、两全其美的东西,又从来就没出现过----认识这些,接受这些,很多纠结就自然烟消云散。
长期持有的根本前提在于:
第一,认清自己。你如果可以靠短期交易或者波段炒作而玩的很好,干嘛不呢?但如果自认不行,又何必羡慕呢?
第二,认清原因。你为什么要忍受波动而牢牢的持有它?还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企业的未来抱有信心和期望,且一旦这个期望变成现实将会为你带来可观的回报?那么如果这个企业确如你的预期在发展,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第三,认清规律。投资不在于过程,而在于最终的结果;股市短期难测但长期一定高度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投资的成功不取决于你放过了多少机会,而在于你有没有狠狠的切实抓住哪怕一次。
长期持有确实不可避免的遭遇市场波动,但与“企业业绩的长期前景和复利的终极威力”相比,这些暂时的上上下下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做投资,如果斤斤计较到了这种地步,怎么可能有什么思维上的大格局呢?投资最终难道比拼的就是这些鸡毛蒜皮吗?被短暂的波动所吓倒,其实说到底是一种对未来高度恐惧的反映。克服这种波动恐惧症,靠的依然不是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企业研究和远大的投资目标。
因此,当你只想向上爬2层的时候,怎么上去都很好很方便。但当你的目标是100层,500层的时候,我想,你最好习惯坐电梯----当然,前提是确保这台电梯最终能去的楼层足够的高。
PS:
1,再次提醒,这里虽然谈的是长期持有,但长期持有并不代表价值投资,其中的区别早已谈过多次,不再赘述了。
2,这里更多是原则性阐述,并不代表“一动不动”为不可侵犯的“金律”。投资的原则,并非表面的刻板。重要的是思考清楚“为什么”和“得失”,之后的具体行为是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而个性化的----那与什么都没想明白的胡乱尝试,是有天壤之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