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了某个品牌核心店面的改造项目。他们家以前每家店的设计、施工、硬件加起来得花掉50万人民币左右,可惜改造出来的效果还是那么得差强人意。所以这次让我们这个运营小组也参与到了这个改造项目之中了。
为什么花那么多钱还是做不出好的店面呢?!其实,我们一直在说服客户,应该先决定的不是店面的设计好不好看,适合不适合该品牌的形象,而是先得订下一套标准的、可行的“运营计划”。
何为运营计划?
说的简单点儿,就是在设计图纸前,先得知道,到底有多少产品、每件将要展示的产品的尺寸多少、需要展示产品的件数、周边产品的类型和尺寸、周边产品需要展示的空间等等。除了产品的展示外,最主要的是,怎么样展示产品顾客才能更直观地与产品经过互动、更容易理解到产品。现在大多数码城的情况是,大家都怕产品被盗,所以基本个个都把自己家的宝贝产品锁在的展柜里,每家都是这么做,顾客要怎么了解产品呢?光靠销售人员动动嘴皮子,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产品的大概参数,在网上都可以找到了,何必还跑到店面来问这么辛苦呢?到店里来当然除了寻价外,最大的目的就是想乘机用用看产品是不是适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啦。可惜现在大部分数码城里的店面无法实现产品与顾客更多的互动。有些数码城是把产品放在开放区域了,可惜还是用食品保鲜膜包着的,还是无法达到“人机互动”的效果。
接着,店员也是店面的一部分啦,“运营计划”里必须写明,哪些区域是供给员工业务操作、休息用的,例如谈判区、结账区、产品核对区、库存、休息区、更衣间及衣柜等区域。目前的情况是员工基本没有休息区,一到吃饭时间,大家就挤在小小的店里吃起饭来,要么就索性在店里换起衣服来。
设计方面,中国那么大,同一款设计不是适合每个地区的。一方面每个区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就要考虑到气候问题了。
气候问题怎么又和店面设计有关了?
当然有关了!有些材质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用就没问题了,在北方地区用的话就容易损坏啦。譬如说,比较薄的木质三隔板就是经常被使用到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在类似北京的气候就非常容易开裂了,因为气候干燥会使木质变脆,一碰就碎啦。虽然经常有店面发现这样的问题,可惜这些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改善,理由就是设计师基本不会下店去看他们的“成果”罗,所以当然得不到真正的反馈。
说到设计师,在选择设计师方面,不是外国的设计师就能设计出适合中国本土情况的店面的。我们推荐选用那些对“店面运营”真正理解的设计师。光是对自己的设计自我满足的设计师,肯定不能设计出令你满意的效果。
此外,我们强烈建议店面经营者、店长需要和设计师进行直接的沟通,光靠总公司的建议、提案,有时和现场的差距还是差得挺大的。
今天就说到这儿,以后再慢慢和大家分享店面改造的心得~!
凌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