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罗:得了道理失了德性 vs 王自如:得了风度失了公信

(2014-08-28 04:41:44)
标签:

老罗

王自如

锤子手机

辩论

 http://s14/mw690/001PPvGRzy6LApt4N0Ffd&690vs 王自如:得了风度失了公信" TITLE="老罗:得了道理失了德性 vs 王自如:得了风度失了公信" />


下夜班后开始看老罗和王自如的辩论,看完已经深夜两点多。但仍压抑不了要点评几句的冲动。这种冲动来自于几个方面:1、大学期间掐头去尾将近三年的说辩协会辩手经历。2、五年的时事评论员经历。3、七年的媒体人经历。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关注公共生活的人,我一直期待在中国能够出现一场哪怕是稍微像样点儿的公共辩论。从这个角度上讲,要感谢辩论的双方,能够给中国人的公共生活带来这样一场辩论

 

下面点评一下整场比赛,和双方辩手的得失。

 

不得不说,整个辩论的上半场相当无聊,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问题磨叽了那么长时间,令人十分烦闷。根本原因在于双方一致都在就个体差异和呈现是否客观的问题来回绕圈子,倒是老罗表现有出彩,提出要找个地方公开展示,本有希望改善局面。结果令人失望的是,马上又陷入到手机个体差异的问题中难以自拔。其实,只要双方能建立一个基本的共识“产品测评只对样本负责”,这些都不该成为问题。王自如几次有时机说出这句话,但很遗憾都没有说出来。而老罗既然已经提出了通过公开展示来证伪,最好的解决方案便是直接拿样本进行展示证伪,因为“测评只对样本负责”既是通行标准也该是双方完全可以建立起的共识。缺乏“重叠共识”(借用罗尔斯的概念,请在语境中理解)一直是中国人在公共辩论上存在的大问题,以至很难有好的辩论呈现。

 

下半场辩论进入高潮,双方得失呈现得也愈发明显。

 

老罗:得了道理,失了德性

先说老罗,得之于对对方认定标准的质疑十分有利,既然你认为我的产品标准是不能接受的,那你要说出谁的标准是能接受的,至少你要说明你的这个认定标准是从哪来的,如果王自如可以说我测评过哪几个品牌的手机,都符合我的这个认定标准,就你的不能接受,那行,但王自如的答案却是,我没测评过不知道。回头又拿企业方的说法来搪塞,这一回应显然不符合作为媒体的基本要求,求证事实是做媒体的责任,没求证过的事实就不该拿出来说。如果将王自如扮演的是媒体人的角色的话,这种回应是很不职业的。

老罗之失同样十分惨烈,不管是对老罗一方还是对整场辩论,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不断地对对方做诛心之论。从辩论上讲,不仅毫无辩德,而且已经践踏了维系一场辩论应有的底线。如果辩论双方连“不做诛心之论”“不进行人身攻击”这样基本的底线都不能遵守,那还能叫公共辩论吗?跟泼妇骂街有什么分别?

质疑对方作为咨询顾问的职业道德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跟双方要讨论的话题到底有什么关系?还有,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不能认同老罗关于有利益关涉方投资便是被包养,便不能叫独立。能得出这种结论只能说老罗完全就是以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心态去看待现代经济。需要强调是,我的这种不认同,不是一种实然的不认同,纯粹是一种逻辑上的应然的不认同。在现代经济制度下,媒体脱离投资方实现内容独立并不是不能实现的,如果按照老罗的理解,那媒体根本就没有在现代经济中发展的基础了。而且,从世界新闻史看编辑独立制度在一些国家执行得也不错,向我们证明了其中的可能性。当然,中国的现状我们不谈,至于中国现在还能不能被叫做完全意义上的现代经济我们也不谈,只谈逻辑。老罗的这种质疑,至少不是在讲道理,而是在泼脏水。

退一步讲,就算暂且不考虑对方的独立性的问题是否与主题相关的因素。测评的独立性也不是不能质疑的,老罗也可以展现质疑对方独立性的证据和事实。但却不该对此作出评判,要评判也该是由公众来评判,而不是一个重大的利益关涉者。老罗不断对此进行评判显然是有些过了。

 

王自如:得了风度,失了公信

然后说王自如,最显而易见的失败前面已经说过了,对于自己所谓的“不能接受”的认定标准从始至终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相对而言,检测程序正在申报专利,所以保密,虽然有些牵强但也还算说得过去。而对于认定标准,连这种说得过去的答案都没能说得出来。还有,整场辩论一个不容回避的瑕疵是,对比样本量确实太少,有些项目就跟一款手机比。对于测评来讲,确实也显得不妥。

同时从公共辩论和辩论技巧上看,王自如根本不该给老罗太多在诛心之论上太多纠缠的机会,应该及早指出这样的诛心之论对于辩论是有害无益的。王自如的表现倒是很有风度,在整场中也都表现得比较弱势,可能跟论辩双方的心态和社会地位有关系。但该硬气的时候还是要硬气的,尤其在制止对方做诛心之论上,当即停止辩论也不为过。放纵对方这种超出底线的辩论,既对自身利益没有好处,也是对整场辩论的不负责。

 

 

上面是纯技术性的点评,下面说点儿个人看法:

第一,我真心看不惯那些黑锤子手机的人,我并不对王自如做诛心之论,而是说那些自称为锤子黑的一帮人。锤子手机在公众舆论中的遭遇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不管对老罗这个人评价怎么样,说他是理想主义者也好,说他是流氓也好,但他终究是给市场带来了一个产品,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没招谁惹谁,干嘛要黑人家。你可以有一万种理由不喜欢它,不用它,不买它,不搭理它,但没有理由去黑他。我也不用锤子手机,也不想买它,用它,因为我用苹果手机用惯了,没有精力去适应一个全新的手机。但至少我不会去黑它。实在想不通那些黑锤子手机的人是怎么想的。

 

第二,我真心觉得老罗去做手机白瞎了,说相声搞曲艺不是也很好嘛,从单口相声到对口相声,演艺事业再创新高。你看同样是姓罗的,同样是搞相声的,人家罗振宇干得不也挺好的嘛,干嘛非得跟自己较劲。中国不缺你一个做手机的,但中国很缺你这个说相声的。

 

第三,我一直觉得电子产品和汽车之类的测评是很扯淡的一件事情,以前研究过汽车、单反相机的测评,无非就是互相黑来黑去的,无聊得狠。手机、汽车、单反相机之类的东西市场竞争很充分,很大程度又跟个人体验相关,很多时候测评的指导意义真的不大。不是说王自如做得不好,而是测评媒体行业本身就存在这问题。我在相机上研究得比较多,很多女生会让我帮挑相机,我的回答一般就是,选定价位,你觉得哪个外观长得好看就买哪个,对方一般都以为我是在敷衍。但其实潜心研究几年后会发现,这些电子产品测评能呈现出的细微差别全加在一起都没有“我就觉得它好看”这个理由有说服力,车也同理。加上测评社群的社群生态很差,让测评媒体本就不大的指导意义又打折扣,只剩一地鸡毛。■刘兴伟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