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媒体的报道,各级单位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然而,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随着民主生活会的开展,一些代写网站也盯上了这项活动,声称可以代写民主生活会心得,每代写一篇索价100元左右。(6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个人心得居然可以代写,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这样的评价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但相信不少人都会意识到这简直就是在用假话来评价假话。个人心得可以代写,可以商业化,这事儿确实应该是荒唐,但在现实中,它其实并没有什么荒唐感。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人口中说着这有多荒唐,在心底里都会觉得再正常不过,甚至我们都能想象到这些代写的心得长得都是什么样。就像“资深写手”给我们呈现的,开篇语必谈“坚决与上级组织保持一致”,涉及个人问题必然会说“欠缺主动学习的冲劲”,至于如何改正,那就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尽管去请写手代写如此文字的可能只是一少部分人,但大部分人又何尝不是常年以来自己扮演着“资深写手”呢?
没错,我们对于这样的文体简直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学的自我鉴定,自我总结,活动心得一路写来,一直写到大学毕业,老师给学生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评价,自我评价逃不了这样的行政化语言,如果再恰好进入了一个行政化色彩比较强的单位,写这种东西的经历甚至会相伴一生。而且似乎没有谁能够真正拒绝写这种八股心得,尽管我们会在与朋友家人的谈话中抱怨,这实在是太形式化了,但心得该写还是得写。如果有细心人算一算,中国人一共写过多少遍“加强理论学习”这个字眼估计会是个天文数字。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英文的谚语——“房间里的大象”,这个谚语大多是用来形容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刘瑜就此写过一篇文章,她说,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我们知道写这种行政化、形式化、毫无意义的心得是意见荒唐的事情,但我们又清楚地知道我们不该意识到他到底有多荒唐。其实,有一个成语或许比英文谚语表达得更为深切——“心照不宣”。
我们共同知道这些文字毫无意义,也正因为共同的知道,所以没有人有勇气甚至也没能力站出来对它说不,因为他的代价将是难以承受的被孤立感。人们就这样用沉默来互相勉励一种荒唐。直到有一天,一个十分讽刺的事实被摆在我们面前,比如说,网络写手会习惯性地在搜索引擎里输入“掀起学习高潮”来寻找新一轮的“商机”,以便及时发帖招揽生意。
我们看了看这个讽刺,冷笑一声,很有道德优越感地评价道:这些可以被代写的千篇一律的个人心得实在是太荒唐了。然后,继续写着千篇一律的个人心得。八股心得被抱怨的历史,搞不好跟他被书写的历史一样长。或许,在“心照不宣”的文化中,仅仅看到荒唐是没用的,有用的是,从何时开始拒绝成为荒唐的同谋者。■刘兴伟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