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小令鉴赏

(2016-05-02 18:28:04)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

       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这首词用贺方回原韵写成。贺方回,即北宋词人贺铸。贺铸寓居苏州时,曾作《青玉案》词,抒写梅雨时节幽居生活的孤独忧愁。伯固是苏坚的字。他博学,能诗。东坡与他以同宗相待。东坡任杭州太守时,他任杭州监税官,以后两人时相过从,甚为友善.苏坚于元祐五年(1090)随东坡治理西湖,出力甚多,三年没有回家。这首词就是作者为送苏坚归故乡吴中而作。其时为元祐七年(1092),东坡57岁。

    东坡在送别友人之际,也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上片写作者对友人的叮嘱。开头说苏坚思乡之切,三年来归乡之思时萦魂梦。于今得以回乡,作者说,我真希望有一只能传递音信的“黄耳”狗随同你前去,也好在我们分别之后,能给我们传递音信,互致问候。“黄耳”,  《晋书·陆机传》:“机有骏犬,名日‘黄耳’,甚爱。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日:‘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否?’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这里“遣黄耳”就是用的这个典故。以下是对苏坚的叮嘱。他告诉苏坚,如到松江渡口,呼唤渡船时,切莫惊动栖息在那里的水鸥、鹭鸶,尽量从桥上走。姑苏有四桥,那都是我经常经过的。这里作者不直说对美丽姑苏的谙熟和怀恋,却表示连那里的水鸟都挂在心上,爱护备至。这种写法,更其委婉多致。苏轼词风豪放,但感情却是深挚、细腻的。这里的“老子”系指老年人,是苏轼自称。因苏轼年长于苏坚,故称老子。

下片前两句“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承上启下,既是赠友,也是自况。唐诗人王维官尚书右丞,有别墅在辋川,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曾画辋川图。王维《归辋川作》中有“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抒写隐逸生活的高致。东坡在宦海浮沉之中,对仕途多有厌倦,故以这两句寄托追慕古人、向往归隐的心情。同时,也隐约告诉友人,以前人为鉴,回归乡里,随缘自适。所以紧接着就引起下文,作者说,其实我也早有归乡之想了。如今要定个归乡的日子天公也一定会许诺的。你看“小蛮”给我细针密线做的衣服上,如今不是还留有西湖的雨痕吗!小蛮,唐白居易的舞妓,白有诗云“杨柳小蛮腰”。此处,苏轼借指他的爱妾朝云。“西湖雨”,是揣想朝云对他的思念之情、思念之泪。这里不说自己思归,却说好象看到朝云的泪眼。可谓委婉多致。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云:“‘曾湿西湖雨’是情语,非艳语。”这一句确非俗艳的云雨燕婉之词。从中也可约略看出苏轼一改“词为艳料”的高超之处。况又云:“与上三句相连属,遂成奇艳绝艳,令人爱不忍释。坡公天仙化入,此等词犹为非其至者,后学已未易摹仿其万一。”这种奇艳而不庸俗之绝,确是苏词的高妙之处,此种境界,一般词人是很难达到的。(蔡润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