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令鉴赏(原载《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

(2016-01-23 09:41:04)

行香子

()苏轼

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

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

云山乱,晓山青。

 

    这首词作于熙宁六年(1073),即东坡遭诬陷被迫请调外任,出知杭州通判的第三年。时年38岁。当年二月,他往巡富阳、新城,放棹桐庐,过七里滩。七里滩又名七里濑、富春渚,位于桐庐西边严陵山下,与严陵濑相接,是有名的“严陵八景”之一。严陵,名光,字子陵。他与刘秀同学,曾帮助过刘秀的政治活动。刘秀称帝后,他便垂钓于富春江上,隐居不仕。政治上失意的东坡泛舟于此,眼前景,前朝事,怎能不牵动他的情思!

    上片开头两句写舟轻江阔,桨动鸿惊之景。惟其江阔,所以显得船小(如同一片叶子),惟其行速迅疾,所以显得船轻。而船桨击水之声,竟能惊飞栖息在岸边的水鸟,更反衬出东坡独行江上的清寂幽静。这两句是近景、动景。然而动中有静,近中寓远。

    下两句宕开一笔,由近及远,状写天光水色。天气晴朗,水色澄明,由此引出“影湛波平”一景。此系静景。以下“鱼翻藻鉴,鹭点烟汀”两句为动景。正因为“影湛波平”,所以鱼儿在水中游弋腾跃就好象在带有水草文饰的镜子里一般历历可见。而鹭鸶在烟树迷濛、水气氤氲的江渚上忽上忽下的翻飞也显得格外轻盈、敏捷。只“翻”、“点”两字,就把水中鱼、地上鸟不同体态、动作活脱脱展现在我们眼前,生动传神,各得其妙。

     上片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煞尾。“过”是“领字”,统摄三个短句。同时也点出江行的迅疾。而由沙、霜、月三个字见出泛舟江上的不同时分。急、冷、明三个字显示作者的不同感受。朗朗白昼,水中沙石历历在目,船移沙迁,故尔感到行速之“急”;晨露着船,故尔感到清冷;夜月临江,故尔感到幽静、空明。这样,作者就把他泛舟七里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几个精选的字眼儿,图画般地描绘出来了。

    下片开头“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句,意象无多转换。此处再作景语,是承接上片,总括全景。意谓舟行江上,山重水复,如同迭相涌现的画屏,令人玩昧不尽。到此打住,转而抒情。

   “算当年,虚老严陵”。关于严光,昔人多说其钓鱼是为“钓名”。如韩偓《招隐》诗:“立意忘机机已生,可能朝市污高情。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东坡称其“虚老”也含有贬意。在东坡看来,刘秀也罢,严光也罢;做皇帝也罢,做名士也罢,都不过是“君臣一梦,今古虚名”。此处特别拈出“今古”二字,自然也有吊古伤今之情。此时东坡因“坐谤讪”而被贬在外,此种感慨是不难理解的。虽说有其虚空、消极的一面,但并无颓丧、悲抑之感,倒是颇能见出东坡旷达、超然的情怀。

    “但远山长”三句,是说人去物在,江山依旧。刘秀、严光都已化为一抔黄土,但这里依然是群山连绵,云雾缭绕,晓山青翠。此处承接“君臣一梦,古今虚名”的笔意。看似景语,实为情语。作者抚今忆昔,寄慨遥深。(蔡润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