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高考状元与行业领袖客观评价高考状元 |
分类: 教育教学集萃 |
每年高考后各级各地产生的高考状元,都会成为媒体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成为社会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媒体披露一项资料说:“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而且,“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高考状元不能成为行业领袖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特别是那些教出高考状元的老师)心情有点沉甸甸的,毕竟这些高考状元是从学校里考出去的。他们以高分的“状元”的身份脱颖而出,顶着耀眼的光环走进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最终却没有成为出类拔萃的行业领袖,多少让人们产生些许遗憾。至于说除了科学家与学校教育有关以外,其他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和学校教育没有正相关关系,这种说法不能令人心服口服。
按照惯性思维,高考状元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各界的行业领袖,但是,学校毕竟没有能够预先设计全部人生过程和最终结果的能力,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里的学习也不能给学生提供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法宝。不管是一般学生,还是高考状元,他们到社会上还需要不断向生活学习,经历大浪淘沙式的洗礼,最终才能有少数人成名成家。用后天的成长结果来否定前期的在校学习,从而否定学校教育,会让老师们寒而失去信心,束缚了教育教学的手脚。
高考状元不能成为行业领袖是正常现象,也不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学生在学校里取得高考状元的成就,只是说明他们在中学的竞技学习中处于领跑地位,并不意味着他们到了大学以后的学习还会处于巅峰状态,也不能决定他们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一定会成为行业领袖。即使正如媒体所说的那样,自从恢复高考以来没有一个高考状元成为行业领袖(幸好有一些人成为科学家),那也不是“高考状元”本身的必然结果,而是后天成长环境所致,是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人生价值自我调整的一种结果。
作为青少年学生,他们在学校里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才成为高考状元,走上社会当然要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偏重于科学研究。成为科学家没有什么不好,社会需要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更需要科学家,高考状元们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值得称道的。如果舆论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考状元”,对他们在社会上的不同职业选择厚此薄彼,的确是有失公允的。
需要强调的是,高考状元只是学生的一部分,把他们和众多学生放在一起综合考量成长轨迹,才能一定程度上客观折射出学校教育的质量。不管是科学家,还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等行业领袖,他们的成长根本就不可能和学校教育无关。各种人才的成长,如果没有当初在校的文化知识积淀,没有综合素质积累和养成,就根本不可能有后天的耀眼成就。
客观地说,部分高考状元在大学里唯学至上,缺乏创造性和责任感,漠视集体生活和社会活动,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人际沟通能力,这也是可以理解,他们还只是思想阅历不大成熟的青年学生,他们缺乏生活的历练,再说哪个人的成长过程能够十全十美的呢。不能据此推断说高考状元都是高分低能(况且高分也不一定低能),缺乏社会活动能力。其实,高考状元走上社会,沉迷于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常人难以忍耐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默默奉献的社会活动家。
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更需要大批的基层建设者。高考状元即使不能在社会上成名成家,也可以踏踏实实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照样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高考状元不一定就是行业领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