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眼花缭乱的洋人街【原创】
这几年不光是洋话吃香了,洋人在国内也有了自己的“租界”——“洋人街”,放眼明山秀水和古城古镇,那一处没有洋人云集飘逸的身影,大理古城这样的宜居之地,自然也不能免俗。只是大理的洋人街显得有点与众不同,背景是雄峻逶迤白云飘邈的苍山,面对的是烟波浩渺湛蓝的洱海,空气中弥漫着山茶花浓郁的馨香,周围是“家家流水,户户花开”的古老民居院落。因而,这条名叫护国路的小街,更氤氲着一种自然清幽的韵致情调,彰显着南诏遗民大智若愚的纯朴,充满了一种现代版田园牧歌式的时髦浪漫。 聪明的大理人将民俗文化发挥到极致,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商店比肩接踵,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这里有草编、有扎染、有木雕、有泥塑,甚至有水碓、有石磨和最古老的铜匠铺,当然还有最新潮的互联网。闲适的游客在漫无目的地徘徊踯躅,似寻旧梦;满身征尘的“驴友”,在匆匆寻找一间清洗风尘的客栈,放松疲惫的心灵;情侣们勾肩搭背,情意缠绵的窃窃私语:这里所呈现的,是一幅中西结合风情万种的画卷。 民以食为天。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经幡摇动,家庭作坊式的风味特吃店生意特别兴隆,满脸条条皱纹但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年夫妇,摆放一两个矮桌,几只方凳,锅里的美食飘出浓浓的香味,不用招呼,自有人登门品尝。漂亮的“金花”们盛装民族服饰,打扮得花枝招展当庐待客,她们更懂得时髦和现代文明创意,当然会高朋满座。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也能分辨出古老的传统美食美味之不同,也像追花寻芳的蜜蜂,最爱钻街寻巷,专找这样味美价廉的传统小吃一饱口福。 随意漫步在洋人街上,你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馨,一种静谧祥和、超然物外的闲适散淡。这里五色人等盈室塞巷,洋话和方言俚语并存。来自五湖四海的五色游客,都乐意在这里随心所欲地观光、闲聊、小憩。或临轩听雨,或静夜煨茶,或烛光私语,或品茗谈天,或吟风弄月,都可尽随人意。你见不到步履匆忙的行人,听不到人声的嘈杂鼎沸,物欲的喧哗。恬淡娴静,脱俗雍雅,质朴淳厚,闲适轻柔,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你会飘飘然陶醉其中,昏昏然流连忘返,最后大彻大悟:为什么洋人总喜欢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乐不思蜀”,因为大理有着彩云之南璀璨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文明,有着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和最高的生活幸福指数。
【鸣谢】本文由《木棉花的约定》圈主筱蓉思柔推荐至草根首页“衣食住行”栏目,特此致谢!
喜欢
0
赠金笔